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小汶河之战(2/2)

作者:八无和尚
得木屑横飞、支离破碎。

仅仅几分钟的时间,河面上已经一片狼籍,再看不到一条还浮在水面上的船了。

反而已经登岸的数百清军在火枪照顾下,“支撑”得久些,那是他们中的幸存者,在一轮齐射后四散乱窜所致,但随着第二、三轮的打靶,也纷纷魂归漠北了。

速度太快了,快得没有给鳌拜反应的时间。

宋安迅速下令,对北岸清军射击,然而大量清军已经主动远离河岸,战果不大。

随后,鳌拜迅速整顿撤回的人马,短短一柱香的时间,清军就开始向左右散开,拉开距离,以大范围、长战线的方式,各自为战,想法渡河了。

这很要命,火器犀利,原因是它的密集,精准尚在其次。

可战线拉开,三千人怎么可能防守得住数里,甚至十数里的河岸线?

如果这只是一场普通阻击战,那么战果已经非常丰硕了,只要宋安下令撤退,那就是全功而返。

可宋安的任务是阻止,至少得阻止几天吧?

过了小汶河就是泗水,中间地形适合骑兵作战,三千火枪兵一旦被骑兵咬住,那就是场灾难。

宋安怎么可能撤退呢?

好在宋安预先做了准备,在设伏地点,构筑了一人高的简易工事,就是用麻袋装沙石堆砌。

堆砌也有技巧,越往上堆,沙石麻袋越往内,内里用木头顶住。

这种工事对骑兵冲击用处不大,但应对清军游骑的骑射,效果非常好,等于再不用防备敌人用扬射的方式击中自己的头部,而堆砌的沙石袋留出一个个射击孔,可以射杀敌人。

只要弹药不绝,这个圆形的防御工事,就能应对四面八方敌人的进攻。

宋安率部迂回在河岸线,对渡河的清军进行狙杀。

直到次日早晨,有两路从更远处顺利泅渡的清兵上岸后,宋安才下令队伍撤入构筑好的工事。

于是,这场阻击战变成了攻防战。

鳌拜在渡河阶段,就已经折损了二千人马,吃了哑巴亏。

这一上岸,立誓报复的鳌拜,就悍然下令对宋安所部发起全方位地骑兵冲锋。

他还是没吸取教训,认为三个方向分散进攻,只要骑兵散得开、冲得快,就足以削弱火枪兵的火力,以骑兵冲锋的速度,足以抵消火枪造成的威胁。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