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百十二章 计划永远不如变化(2/2)

作者:八无和尚
秀水县,航道转弯几乎接近于直角。

而这转角处,就是秀水码头,从北城贯穿了大半个西城,与城中心的衙门,相距仅不足二十里。

衙役所说的豁口,就在运河穿过西城墙的邻接处。

由于年代久了,加上当地官府没有拨款修缮,沿河附近的城墙出现了坍塌。

吴争在当天夜里子时,下令对西城门进行了佯攻,吸引城上守军的注意力,以掩护蒋全义所部从城墙豁口潜入城中。

……。

蒋全义带着那两个衙役,率一百府兵趁城门处交战,悄悄从西城豁口入了城。

这两个衙役倒不是降清,而真是奉郑有德的命令行事。

他们此时已经知道自己的处境,急欲将功赎罪。

这领路之事,倒也尽心尽力。

秀水城不大,城墙离码头也就二十多里地。

在两个土著衙役的引领下,蒋全义部用了半个时辰,就赶到了码头外围。

可一百零三人悄悄掩至码头附近,顿时傻眼了。

码头上人头如潮,火炬加上火堆,将整个码头照得如同白天。

至少有数十个士兵分成七、八个小队,在指引、监督民众装运货物,遍布整个码头。

水面上,十几条大船边上,有许多的小船往来与大船和码头之间,进行驳运。

这倒也说明了,吴争、张煌言的判断没有错,整批货物确实没有运走。

可这样的情况,一旦发起突击,结果可想而知,码头上的民众就会一片混乱,根本没有可能速战速决。一旦陷入僵持,就会有敌人援兵到来。

可反之,又不能等,如果等到天亮,蒋全义部就会被发觉,到时就成了一支没有援兵的孤军。

怎么办?

随着时间一点点地流逝,蒋全义犯了难。

这时,两个衙役悄悄凑近蒋全义,其中一个个子高些的衙役道:“蒋大人,小的有一主意,不知该不该讲。”

“讲。”蒋全义毫不犹豫地道,事实上,这个时候,蒋全义也没有了应对之策,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此时撤,倒是能安全撤出去,无非是白来了一趟。

可问题是蒋全义心里绝不想撤,白天他率军打了这么一场窝囊仗,在众目睽睽之下丢了个大脸,蒋全义现在是憋了一肚子火,岂能入宝山空手而回?

蒋全义此时甚至宁愿死在这,也不想这么灰溜溜地回去。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