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55回 福慧双修(2/2)

作者:吾心飞扬
解,说你是尊贵的天人,我是凡人,怎么这么称呼。天王说:“佛是法王,亦人天父,我为优婆塞(在家男居士),汝为优婆夷(在家女居士),同一法味,故言姊妹。”

修福报而不住于福报,不受求福所缠缚,继续向上修持三摩地,心得自在,此方为大根器。无任修何法,勿忘最初的发心,是为关键!

佛法出世的因缘非让众生满足各种世间愿望,而是入佛知见,了脱生死,证得佛果。又因末法众生之福薄,所以才有了“以欲勾牵,令入佛智。”的种种方便。后面的令入佛智才是佛之本怀。假如学佛,一直是为了求财、求感应、求各种感应,这也是可以的,菩萨也会满愿,不然不会出现很多求财的法门。但是理应发起更大的心,求证菩提,利益众生之心,方为究竟。

见闻、佛法知识的积累、事相上的感应,这些如果不用于实修,则易增长我慢。若在心地上除习气,观照心念,则烦恼日消,一日有一日的进步。若持佛菩萨圣号,念念都摄六根,久而久之,散乱自除,渐渐得一心,是方为实修。

此即:福慧双修、理事圆融。现在在事相上修法、修福的比较多。具体如念佛持咒、拜佛、布施放生、上供下施。这些是事,是修福。而理则是心地一边。如戒定慧、禅修三摩地等等。当然,这两者也不一定严格区分,如念佛时,若都摄六根念,万念归一,其实是修福亦修慧。念地藏经、金刚经随文入观,落实到生活中,也是福慧双修。如果只是口头念诵,求感应求功德,那只是修福。

在金刚经感应录中,古人有不少念了几十年的金刚经,感得息灾延寿。但我好奇,为什么没见提到他们开悟的?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