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2/3)

作者:我爱肥猪猪
宏大的军需。

自崇祯九年起,从安插在各路部队、尤其是边军中的军纪官们的密奏中朱由检才知道,戍守边境边军士卒极其缺乏军需用品。

很多士卒世代守边,但鸳鸯战袄却同样是数代相传,里面絮着的棉花都变成了既硬又薄的片状,在冬季严冷来临之际,这样的军服根本不足以供给足够的御冷效果,并且大多数士卒穿着的军靴也早已褴褛不堪,很多都露着脚指头,这样的军需用品别说与敌作战,单单是冻伤就会大片的减员。

但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虽也有举家叛逃者,但大部分边军士卒仍然世代坚守在苦冷之地,为大明免遭外敌进侵尽着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在仇恨喝兵血的那些官员将校的同时,朱由检也对自己前面几代的天子非常不满。

人家在前面给你拼命,你却连粮饷都一直拖欠,就连正常的秋冬两季常服都好多年不发,活该老朱家最后国破家亡。

在手头宽裕之后,从往年下半年开端,朱由检便自內帑中下拨巨额银两给工部将作监,用作加雄师服铠甲的生产进度所用,并在陕西开设将作监,就近为宣大、宁夏、甘肃、固原、延绥、陕西镇等九边重镇的边军供给足够的秋冬军服。

固然一部分边军已经领到了新的鸳鸯战袄、棉甲、军靴、手套、耳帽,但由于边军人数太多,所以将作监短期内还无法给所有边军士卒供给足够的军需用品,但随着工坊的扩大和人手的增长,这种情况正在迅速改良之中。

四海商行从塞外收购来的擀毡也被裁剪成样,用于制作战靴的内衬,这种战靴的保热度和舒适度比本来的要强出数倍,深受宽大边军的好评。

别小看这些细微的举动,正是这种大臣们不屑一顾的措施,却对军心士气的提升有着不可估计的作用。

按照现在两处将作监近两万人的制作进度来看,两年之内,大明北地所有官军每人都会领到秋冬两套军服,之后每两年也会换领下发的两套新军服。

本着便宜不出外的想法,四海商行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军服铠甲所需原料的供给商,这样做的目标也断尽了兵部或工部官员从中高低其手的恶行。

现在朱由检对锦衣卫和东厂的应用已经扩大到了四海商行中,并且朱由检还曾正告过厂卫高官,厂卫监督各个部寺只是明着的手段,暗中还有他人对这些厂卫进行视察,一旦有厂卫贪赃枉法、交通内外,那下场可想而知。

厂卫的高官们为此专门严格警告过所有将校,现下的厚禄来之不易,若有作奸犯科者,事发之后其亲眷子女全部从厂卫中剔除,任其自生自灭。

四海商行的规模越来越宏大,其产业几乎涉及到当今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这其中产生的利益是十分宏大的,在利益眼前有人动了贪念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小节朱由检可以睁一眼闭一眼,但若是创造了某些贪得无厌之辈,等候他的将是身逝世家破的下场。

作为四海商行的总掌柜,巩凡物对天子的底线当然是心知肚明,在巩永固的数次吩咐下,巩凡物也加强了对手下各个大府掌柜们的监察力度。

他经常会带着随从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忽然涌现在某府,然后将账本全部收走查账对账,只要创造其中有贪渎行动的,巩凡物会根据数额大小、时间是非对其作出相应的惩处,并在事后向朱由检作出详尽的禀报。

对于这位能力突出、品性可靠的英才,朱由检是发自心坎的观赏,惋惜的是巩凡物没有功名在身,现在只能领着一个锦衣卫千户的职衔,朱由检心坎对此颇为歉疚。

他现在还没有措施将一个白身拔擢为朝廷官员,只能在大明逐渐转变后才会给其一个出身。

自从穿超出来后,大明正在按照自己的假想,异常缓慢却坚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