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0章 沤肥的方法,提升的亩产(2/2)

作者:年初
然后念了一通祷词。

在那些大的世家,有专门做这样事情的巫祝。

但是,在靠山村这个小村子,只能里正代劳了。

祭祀完了,念完了祷词,衷说话了,“开始收割吧。”

村民都拿着镰刀,走向了自己的地。

收割也就是这两三日的功夫,要收割,脱粒,还要晾晒,然后收入仓库。

林庸的《大力种田诀》不是白练的,只不过花费了一个上午就收割完了。

还用净谷器,把粟米都处理好了。

放入了厅房,准备纳税。

村民收割的时候都喜气洋洋的,因为,他们发现了,今年的收成的确比往年好。

……

三天后,村民聚集在了一起。

衷看了看彘,彘上前说话,“吾家的四百亩地,今年亩产是四石半,增产了五成。”

一个村民上前,“我家的亩产是四石,增产三成。”

村民都纷纷说了起来。

最少的也是四石,增产三成,最多的一户人家,只有五亩地,精耕细作,使用了沤肥的办法,亩产竟然到达了五石。

也就是增产六成。

林庸的地更不用说了,浇灌了灵泉水,亩产六石,也就是六百斤。

在现代当然算不上什么,但是在这个时代,真的是非常高了。

而一亩地需要缴纳一石半的税,也就是一百五十斤粟米。

林庸只有三亩地,就是需要缴纳四百五十斤的粟米为税。

剩下的一千三百五十斤粟米,都是林庸自己的了。

衷听了村民的汇报,手都在颤抖。

回去了以后,马上拿出竹简,写下了有关沤肥的方法,还有每户村民地的亩产。

自然还有有关林庸的提议。

写完了,当天下午就让彘投递给邮人,到县里交给县令了。

这个时代,是有邮人的。

每个乡都有一到三个邮人,公函是不花钱的,但是私人信简是要给一定报酬的。

衷的书简,算是公文,不需要花钱。

秦朝的邮寄体系,比六国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先进,都要完善。

县令叫做陈阳,曾经是楚国人,在秦实行商鞅变法的时候,来到了秦国。

已经在这里扎根,一口关中雅音,现在也算得上老秦人了。

陈阳虽然在这个不起眼的鹿县做县令,但是他的家族十分庞大。

有家中长辈是少良造,也就是十五级爵位,属于公卿一流。

在咸阳军中任职。

陈阳只是一个不受待见的旁支子弟。

今年三十四岁。

对很多人来说,三十四岁就成为县令,很了不起,但是对于陈阳这个心比天高的人来说,真的有些郁郁不得志的感觉。

陈阳办公十分勤勉,只要有了公文书简,他从来不会留到第二天看。

衷的书简到达县衙的时候,陈阳正准备吃饭。

想了想,还是决定,先看了书简再吃饭。打开了书简上的密封,陈阳就看了起来。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