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三章 月缺(3/4)

作者:明海山
小号角,重重地塞到苏晓尘的手里。

“我相信你说的,梦是反的。可是太液城这么大,你路又不熟,要是你来寻我了,就吹这个号角吧。那时候,我一定能第一个听见!”

她说完拭了泪强笑一下,慢慢松开苏晓尘的袖角,转身出了清涟宫,再未回头。

来仪宫鼎香殿。

寂静如常,明皇又像一尊木雕一般伫立在窗前,动也不动。一个宫女上前轻声禀道:“陛下,清乐公主殿下再过一个时辰便要登船了,清鲛公主殿下方才派人前来询问,陛下可要去送别?”

明皇想了许久,终是叹了口气道:“罢了,就说朕乏了。”

待那宫女退下后,明皇看着窗外自言自语道:“文骏,这是我为那孩子做过的唯一的一件事,也不知道是不是做对了……”

清辉宫。

朱玉潇回到宫中屏退左右,小心翼翼地将那书盒拿到了灯下自细看。书盒上的字体清秀但颇有遒劲,分明是慕云佑的亲笔。

《云策》是慕云佑花了几年时间写成的,这她知道。不过这书盒是什么时候做的她倒不清楚。

朱玉潇翻开盒子,看到盒底的部分已经开了一道口子,似是被书册多次磨蹭所致,在口子的后面隐隐有一方像绢布一样的东西。她小心地将那方绢布抽了出来,竟然是一封绢书,上面的字迹和盒面一样,对朱玉潇来说再熟悉不过。

骤然见到慕云佑的亲笔书信,朱玉潇心中一惊,展开来看:

“玉潇,见字如面。苍梧一别,应是永别。奈何心有挂念,留下此书,再添二三言。

此去碧海,路途遥远,我知你为全身而退掩人耳目,与碧海暗中有通,途中做了安排,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你当年嫁入太师府时,父亲便知晓你母皇之意,意在使我苍梧朝堂失衡,故而叮嘱母亲对你处处提防。这些年来母亲待你冷言冷语,我实是于心不忍的。然父命难违,我亦无法与你说破,我之过也。

你我夫妻二十四载,你若一意东归,倘若与我坦诚相告,我也不会强求于你,必使人送你回碧海,护你周全。可惜你终是信不过我,可惜,可惜。”

原来他是知道的。

朱玉潇不禁双手颤抖,见信上第三个“惜”字已经晕染得模糊,似是被什么浸透过。

“我知你对我有所图,也知你心中惧怕,更知你与赵钰之事。但赵钰已死,我期冀于能有朝一日得你心意回转,然二十四年终不能如愿,想必是我还不够善待于你,你不必自责。

其实你碧海与我苍梧唇齿相依,不必非行此下策。两国交好自然相安无事,即使他日两国兵戎相见,碧海是你母国,我岂能不拼尽慕云之智想出两全之策来解你忧思?你母皇当年是多虑了。”

看到此处,朱玉潇不觉泪下,她托着绢布坐在灯下怔然:现回头细想以慕云佑恬淡的性子,倘若自我嫁入他府中之日起便真心待他,他定会惜我怜我。莫说他不会对碧海行不利之图,就算碧海再遇祸事,他也定会救碧海于水火,于公于私都是两全之事,又何须什么失衡之计?母亲果然是多此一举。

她继续向下看:

“如今我已病入膏肓,死后朝堂失衡必乱,圣上乃聪颖之主,且韬光养晦,我弟生性刚愎不能及,日后势成水火。我担忧倘若他日太师府不存,圣上定会觊觎碧海,生出异心来,到那时只怕无人能阻。我也曾为你苦思保全碧海之策,然局势变化万千,我智谋终不及父亲那般,即使不在人世,也能留下万无一失的妙策,且又不能与胞弟言及,更无法拟策互相推演。我思前想后,惟有将此事托付于苏晓尘,由他替我护你周全。

晓尘已得我平生所学且心性温良,出使碧海前,我故意奏请圣上赐他衣冠,旨在提醒圣上此子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