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一章 奥援有灵(1/2)

作者:武陵年少时
“树叶壮大,比居同势,各结朋党,竞进憸人。”————————【兵要】

袁氏子弟,哪能这么轻易的败亡?

固然心里对袁术极为仇恨,但袁绍依然对自己家族抱有极大的自负,只是他嘴上却没有这么说:“有朱灵与曹操二人领兵,收回陈留想必用不上一个月?”

“诺。”田丰接着简短的问道:“却不知陈留既下,又该使何人驻守?”

这本是一个将手伸向陈留的机会,不仅能为袁绍出一口吻,而且还能适当削弱曹操的权势。可袁绍忽然面无表情的看向田丰,站在那里沉思了许久,这么一件利弊明晰、再简略不过的事情,在他眼中却如同是一道艰巨的决定。

“此战过后,就命朱灵带兵驻守封丘,让张邈持续回陈留当他的郡守吧。”

固然封丘属于陈留郡,让朱灵驻守封丘等若是把住了陈留郡一部分兵权,也算是将权势延伸到陈留。但这跟田丰预先的想法,重新袁绍手下信得过的自己人做陈留太守,可谓是大相径庭。

田丰心里一惊,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沮授在一旁抢先应下:“明公睿鉴,如此正可使天下人知道明公宽爱,饶是张府君也必将惭愧、感谢于心。”

袁绍淡淡的笑了笑,复又说起别的事来:“听闻刘虞已到并州了?”

“诺。”郭图接口道:“已与王公打上交道了。”

“如何?”袁绍转过身往,拿起笔吸饱了墨,似乎在思考要写些什么。

郭图是最懂得袁绍对风雅的热情,私下里接见幕僚时,常要一边在手头上做些雅事,一边谈论军务政事,好似只有这样才干显出他贵为士族的非凡、以及对任何俗事都能举重若轻的态度。

于是郭图轻轻一笑,小步上前,走到袁绍身边坐下,将刘虞与王允在并州的几次较量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期间还偶然插句题外话,夸赞袁绍写的字。

田丰摇了摇头,与沮授站在那里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元皓。”袁绍在听完并州近来的几个消息后,用空着的左手拍了拍身边的一个空位,头也不回的招呼道:“何不近前来坐?”

田丰在心里重重的叹了口吻,随即与沮授二人上前围着袁绍,在他身边坐了下来。

“刘伯安到底是不如王公的手段高超,这才多少天,如此就屈服了。”袁绍停下了笔,抬头看向田丰,说道:“位列三公,宰辅执事,难道比我当初要给他的强?请他登基,他自夸忠贞;请他承制封拜,他还是摇摆作态。如今王公几句话就让他自甘进毂,愿为驱使,就为了那点权势?真是可笑。”

郭图笑着说道:“兴许在刘虞眼中,一步步走上往,秉政中台,燮理阴阳,这才是正途。”

“正途?”袁绍转过火,看向身前写了一半的纸张,冷笑道:“我走的难道就不是正途?”

郭图讪讪的笑着不说话,田丰却在一旁冷着言语说道:“明公走的自然是匡扶社稷,兴复汉室的正途。”

袁绍这才哼笑一声,在天子与袁术等人连兵逼迫他放回刘虞以及天使裴茂之后,他痛定思痛,与田丰等人商议密谋了一桩大事。这回王允主动接洽刘虞、试图再度作为,其中就有袁绍在背后的支撑。王允固然对天子有所改观,但仍没有改掉他以往秉持的政治理念,依然是选择接洽关东诸公,礼待士人。所以王允对天子掌权之后的种种政策都不认为然,尤其是见到黄琬等人无力拦阻天子之后,更是想有所匡弼。

所以这时候袁绍的及时涌现,不仅确定了王允的功劳与做法,并且表现愿为王允后盾,支撑他重返朝堂,这就是王允敢于如此行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