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章 捡漏(2/3)

作者:水浒
鉴定命令,胡玫盯着那个哑铃似的东西看了有半分钟,给出了结论:这是唐钧窑黑釉蓝斑腰鼓,存量稀疏,极具收躲价值!韩秦又问这个东西现在的市场价是多少,过了几秒钟,胡玫给出了答案,查遍近二十年来各大拍卖行的记载,没有类似的拍品,价格不好断定,但既然是唐代官窑瓷器,价值应当在十万以上,或者更高。

真是又惊又喜!那个超级工作赞助系统还真的存在,而且第一次用就碰上了真东西,看样子今天要捡一个不大不小的漏!

摊主看韩秦盯着哑铃出神,脸上还露出不可思议的笑脸,认为碰到了神经病人了!就不耐心肠问道:“相中了吗,相中就五十块钱拿往!”

韩秦收回意念,淡然一笑:“就这个无盖无底的东东也要五十块。老板,还是你自己留着锤炼身材吧!”站起来做出要走的样子。

摊主意两个月内好不轻易有人对这个东西感兴趣,怎么能轻易差买卖,几十块钱也是钱啊!也从马扎上站起来,笑道:“小兄弟,你总得给个价吧!”

韩秦伸出两个手指头,摊主象是割肉一样,咬牙说道:“三十块钱,少一分不买!”

既然已经知道了这东东的价值,韩秦也就不在给他计较,给他讨价还价,就是担心买的太爽直,摊主悟出点什么来反悔。见摊主铁心要卖,韩秦从钱包里拿出三十块钱递给摊主,拿起那件唐钧窑黑釉腰鼓离开了地摊。

刚走出不远,韩秦看见在古玩市场一个角落里围了不少人,大家议论纷纷,很是热烈。韩秦拎着腰鼓也凑了过往。在角落里蹲着一位中年男人,穿一身工作服,头上还带着个安全帽,一看就是干建筑的民工。民工眼前展着几张报纸,报纸上上面是一个青花瓷罐,看样子很古旧,上面还满是土壤。

从围观人群的议论中,韩秦听出了大概。这个中年男人是地铁建筑工地的工人,他们在挖地基的时候挖出来一座古墓,墓里的随葬品被工人们哄抢一空,他没有抢到金银珠宝,只得到这么一个罐子,拿来换几个钱。

这时候,一位穿着很讲究的老头从人群中挤了过往,看样子不是退休的老干部就是大学里的教授。

老头拿起青花罐仔细打量,又取出放大镜来看罐底的题名,脸上露出惊喜之色。老头不露声色地问道:“你这个罐要卖多少钱?”中年人头也不抬答道:“这是从古墓里出来的东西,我看过电视,这样的罐子要卖好几万块。”老头四下看看低声说道:“千万别再说是从墓里出来的东西,地下的文物都是国家的,这是犯法的。你这个罐子我看了,是真东西,但买你这样的东西是有风险的,我豁出往了,假如被警察捉住全当打水漂了,我给你两千块卖不卖?”

中年人听说这是犯法的买卖,顿时畏惧起来,嘟囔道:“这又不是偷的,怎么还犯法,你给三千块就卖给你!”老头取出钱包一数只有两千块,就对中年人说道:“我这里只有两千块,你跟我回家往拿钱怎么样?”中年男人坚决地摇摇头,任凭老头怎么劝告,就是不跟他走。老头只好会家往拿钱,临走一再吩咐,这个罐子他要了,不要再卖了。

老头一走,围观的人就有动心的,到古玩市场来转悠的人,多少都看过几本古玩鉴赏方面的书,大体都知道这种青花瓷价值不低,三千元能买到就是捡大漏!

韩秦也挤了进往,中年男人见有人拎着个奇怪的东西,抬头看了一眼。四目相交,韩秦禁不住停住了!这不是老四吗!他对这个老四太熟悉了,老四经常从信远斋拿东西,是著名的累赘客,今天凌晨还拿走了几件高防的青花罐。他这一化装还真像那么回事,在看那个罐子,正是韩秦早上给他拿的那个,只不过上面沾了些土壤。那个老头也就应是托了!

老四见是熟人,也不言语,只是低下头往。韩秦蓝本打算让系统给鉴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