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39章:铁壁合围(2/5)

作者:牛笔老道
攻击山区里的敌方目标。

一般的作战流程都是特战营搭乘直升机进行低空搜索,在特种兵发现目标之后。

若是对方人少,则直升机搭配特种兵就能将其消灭。

反之便投掷有颜色的烟雾弹,为轰炸机部队指示方位。

刚开始,郑棡所部上下被直升机打得灰头土脸,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等轰炸机机群来临之后,更是被炸得鬼哭狼嚎。

没想到在城市或平原上挨炸,到了山区依然如此。

在对方凶残无比的地毯式轰炸面前,对天开骂也无济于事。

对明军轰炸机飞行员来说,这仅仅是一次例行飞行任务。

因为己方已经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开战一个月之后,天上就再没出现过一架敌机。

若是真有那么一架,也会被护航的几架“黑脚信天翁”撕成碎片。

大明帝国出口到安南的战机是有数量限制的,到开战之前还不到一百架。

考虑到南北双方,一家也就不到五十架,损上平时训练损失,能飞的就更少了。

以至于朱慈烺都认为实施对安南北部地区的“滚雷行动”,对空军战斗机部队起不到练兵的作用。

敌机实在是太少了,均摊到每个飞行员身上还不到半架,这还怎么让他们增长实战经验?

好在郑棡残部足够顽固,盘踞在安南北部山区拒不投降,也让大明的飞行员获得了宝贵的对地打击的机会。

北都的直升机工厂扩大产能,已经实现了年产一千架直升机的小目标,南都的新工厂也已经达到年产三百架的水准。

而在澳州西铁城的工厂今年也已经正式投入运转,明年即可达到南都工厂的产能,预计五年内实现年产上千架直升机。

东地的直升机工厂则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启动,跟澳州工厂的投产时间查了大半年。

这也不算太晚,因为其他国家最早也只能在一七三零年以后才能获得这款武器。

长子朱祥堂与次子朱祥圳都来信说明,直升机在搜救与反游击这两方面特别好使。

朱慈烺思索之后也就随了儿子们的心愿,至少可以促进两地的工业化,同时增加大量就业岗位。

推迟直升机的出口时间,一方面是保证大明在旋翼机方面的技术领先优势,另一方面则是要确保王师优先装备足够数量的直升机。

这种武器不同于固定翼飞机,必须数量足够多才能建立起优势。

像“大力神”轰炸机,买十架就能对外耀武扬威了。

武装直升机一次起码要出口二三十架,若是每个国家都要这么多的话,那就肯定会抢夺明军的需求量。

陆军已经为自己的航空兵部队采购了上千架“黑鹰”武装直升机,“秃鹰”通用直升机的订购数也达到了一千架。

这仅仅是开始,预计“秃鹰”的订购总数将达到五千架。

海军对“海鹰”的需求量也不小,尤其是从两栖攻击舰上起飞进行抢滩登陆作战。

眼下,大明本土生产出来的直升机,大部分都用于安南战场了。

只有少量分配给北地驻军,此外朱慈烺的三个弟弟也各得了数十架。

尤其是朱慈照与朱慈灿,让这俩的军队进行丛林战,没有直升机支援的难度会陡增。

未来,朱慈烺会加大对这俩兄弟的军事援助力度,现在还要优先安南北方战场。

上千架直升机的投入,让明军在山地作战时也占尽了优势。

在提高作战效率的同时,围剿与扫荡也变得立体化。

郑棡所部只能在夜间行军,白天暴露位置,只能遭到对方的猛烈打击。

想要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