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82. 计日而待(2/3)

作者:Heiko
hochschule,简称fh)的学生通常用三到三年半左右就可以读完om)课程。但不管是,德国公立大学通常都是本硕连读的,但这并不代表说读完一定课程大学就会先发你一个本科文凭,再读完一年再发你一个硕士文凭。学生通常要先通过基础课程阶段(grundstudium)的所有规定课程的考试(注:通过了考试也不发本科证之类的东西),然后才能继续读高级课程阶段(hautstudium),等高级课程的考试全部通过或通过90%(注:不同公立大学有不同规定)后,就可以开始写毕业论文了。

而在高级课程阶段,完成规定课程的考试只是学业的一部分,有的大学还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完成多长时间的实习,或者完成多少门相关的学术研讨课(seminar)及报告,更有甚者还会规定学生去其他大学作为交换生的课时数。

第三个优势:如果学生能拿到德国学生签证,就等于拿到了一张通行证,可以在所有申根国家旅游甚至打工时都无须再申请一份他国的新签证,而当时德国周边的欧洲国家均为申根国,换句话说,留学生可以在闲暇时有更多的选择。

留学中介凭借这三条优势高举高打,迅速将大批有心出国但家境一般的学子推向德国。

在中介的推波助澜之下,德国高校迎来了一波“新生潮”。

人一多就难免有滥竽充数浑水摸鱼的,假学历就是这时开始出现在众多的申请材料中的。

坦白说,假学历并不只是出现在中国学生身上,其他如东欧和南欧的留学生里也会有,但因为数量有限,所以并未对德国大学招生办造成太大影响。

潮水一样涌来的申请材料不断考验着德国大学工作人员的辨别能力,最后的结果是德国人发放了大量的录取通知书。

但仅过了一个学期,不同高校的德国教授都惊讶地发现一个类似的现象:很多中国学生不仅听不懂课,无法顺利通过考试,甚至在基本的对话交流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德国人在反思检讨后,迅速在2001年7月郑重推出了as审核部。

审核的目的一是看申请人的申请材料是否属实,二是判断申请者的语言能力是否可以胜任未来在德国的学习和生活。

走出宫殿一样的大学大门,望着主楼前绿油油的草地以及腾空而起的骏马雕像,董锵锵暗自庆幸,虽然自己只是专科生,但好在是教育部认可的正规学历,出国前又专门在北外学了1200学时的德语,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他只希望as审核部能快点审完自己的材料,免得耽误考试。

接下来的几天里,董父几乎每天都会给董锵锵打电话,告诉董锵锵他当天去as咨询的结果,但对方每次都是让他耐心等待,其余一概不知。连问了几天都没有下文,董父也只能作罢。

但没有音讯的不光是as那边,抢贺鸯锦钱的人也没回复董锵锵的邮件。虽然后来胡优给董锵锵发来了对方的qq号,董锵锵也写了信,但这两封信全都石沉大海,对方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没有任何动静。

星期四的中午,董锵锵正在刷题,突然接到驾校通知,让他下周四去参加交规笔试。

被几十套题刷得头昏脑胀的董锵锵干脆把笔一丢,拿上诱饵和工具,也没叫端木,一个人钻进了弗莱舍尔的放养林。

===

s1、本章特别鸣谢冬虫夏草6090和水中彩蝶的打赏。梵隳、书友151226234631438、人过大佛寺y佛寺大过人的月票。嗯哪东子、、m儒a生x白、梵隳、冬虫夏草6090、书友20191025160019815、火警救援、方方脑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