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七十六章 李世民的打算(3/3)

作者:易如意.CS
易引起李承乾的误会慌忙走出来道:“臣弟只是去窑场提那些犯官时,房玄龄对流泪他儿子们说此行艰难,这些话都不是对臣弟说的”

李承乾也不看他只淡淡地道:“海上困难重重,你若胆怯不去也罢。”

李恪闻言一辑到地道:“臣弟愿意赴汤蹈火!”

李承乾依旧不看他,只是自顾自的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南海诸岛物产丰富,那里的蛮夷却很少来大唐朝贡,孤王派你去南海征税有什么错吗”

李承乾这话连李世绩听着都觉得太过霸气,但是却没有理由反驳。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敢于说这样话并执行的朝代,都是绝对的扩张型王朝。

唐朝是中国最后一个敢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朝代,挨着的地方只要能打的基本都打下来了。

如果不出现内乱,真不知道唐朝往西会打到哪里去

李恪闻言心里大悔,他向来以立业为己任,竟然因为听了房玄龄的动摇了出海的信心。

若是现在反悔另说建功立业,恐怕在大唐都难立足,自己要想活的好只n一条路了。

想到此才发觉房玄龄的可怕,难怪李承乾一直提防着房玄龄。

当下再不迟疑,连忙答道:“太子殿下心怀天下何错之有南海诸岛的粮食臣弟一定给大哥征回来!”

李承乾闻言这才淡淡的道:“你我兄弟,不必多礼,快入座吧!”

李恪直起身子,一边往回走,一边抬手擦去额上的冷汗。

李承乾看着他叹一气道:“也是我疏忽了,险些给了老匹夫离间我兄弟的机会。

稍后你出宫直接去冯智戴,让他明天跟你一起出发,你们的大船沿海岸先去一趟广州。

到了广州命耿国公冯盎先从广州筹集一批粮食,通过海路运到芦台盐场,同时请耿国公派些熟悉南海诸岛的人跟你一同出海。”

耿国公冯盎现在是岭南的土皇帝。

冯家几代人镇守岭南,中原这边一直兵荒马乱,他们就在岭南一步步做大。

到了唐朝冯盎名义归顺朝廷,但是岭南治理却都是由冯盎做主。

冯智戴是冯盎留在长安的质子,因为冯盎确实没自立的打算,所以李世民有也命冯智戴回去与冯盎几天。

李恪听李承乾几句话就为他南海之行找到了突破口,自是高兴不已,再也不把房玄龄的话放在心上了。

“冯氏镇守岭南烟瘴之地不宜逼迫太甚,还请太子殿下三思而行!”一直没有说话的李世绩开口劝道。

李承乾闻言却直接道:“以前因为岭南都是烟瘴之地,大唐的兵马远征不易,所以放任冯氏在岭南做土皇帝。

若是我大唐的海军能直达林邑、真腊征税,岭南又怎么能做化外之地呢”

李世绩一想,大唐从海上兵临广州,冯盎也确实只能送粮食,便不再多言。

解决了李恪的问题,李承乾又回过头来看向苏定方问道:“苏卿对于捕鲸的事情考虑的怎么样”

苏定方闻言忙起身答道:“回太子殿下,臣以为用朝廷水师捕鲸,只怕会引来御史弹劾。

不如臣在当地招些渔民,也用朝廷新造的海船,让他们出海捕鲸,太子殿下以为如何”

李承乾闻言想一下,只要能得到鲸油就行,就点点头表示同意。

当日席散,他们各自去安排出京的事情。

李承乾则到一个消息,薛仁贵押着第一批黄金快到长安了。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