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我看着他挺老实的 (第一更)(2/2)

作者:十三闲客
箱子打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层厚厚的白色泡沫塑料。 向南将最上面一层的泡沫塑料拿下来后,就看到了下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片片形态各异,造型不一的陶瓷残片,光是这一层,就足有四五十片瓷片,很显然,这箱子里肯定不止一层,那总数加起来,起码也有两三百片瓷器残片了。 向南扫了一眼,发现这里面大多数都是白釉瓷片,只有少量的黑釉瓷片和紫色瓷片。 他伸手拿起一块白釉瓷片仔细看了起来, 北宋定窑瓷器的鉴定,往往从两个比较明显的特征来进行判断。 第一个特征就是“泪痕”。 泪痕是指器表的流釉现象,定窑瓷器流釉往往呈条状,宛如垂泪,故称泪痕。泪痕现象仅见于北宋定窑瓷器,唐至五代定窑瓷器并没有这一特征。 北宋早期,定窑采用正烧,瓷器流釉方向自口至底;北宋中期以后,定窑创造了覆烧的技法,流釉方向自底向口。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个别定窑瓷器的泪痕方向为横向,形成原因目前还不明确。 第二个特征则是竹丝刷痕。 在定窑碗、盘类器物的外壁上,经常可看见细密如竹丝的划痕,这些划痕是器物初步成型后旋坯加工时留下的,当然在其它窑口的器物外壁也可见到旋坯痕,但不如定窑的纤细密集。 当然,除了“泪痕”和“竹丝刷痕”两个特征之外,定窑瓷器还有其它一些特征可以相互印证考究,比如定窑瓷器的胎骨较薄而且精细,颜色洁净,瓷化程度很高,而且釉质坚密光润,玉质感很强。 此外,定窑瓷器,特别是碗类器物,大都有些变形,若是完好器,将器物倒扣于桌面,便很容易发现这一特性。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