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六十三章 父子相争 无耻之尤(2/6)

作者:章鱼帝
佶想到了那个汉王的使者朱武,当时觉得汉王再次想要迎娶帝姬十分的荒诞,有损皇家威仪,可是现在想来,这是汉王向自己表忠心的手段,纵观天下,也只有汉王对自己是忠心耿耿,也只有汉王才能够帮助自己夺回失去的皇位,可是为了皇位,再次将帝姬下嫁,皇家颜面何在。

皇家颜面和皇位之间应该如何抉择?拿不定主意的太上皇赵佶把永嘉郡王之子向子韶请了过来,现在这可是唯一一个在身边,可以掌握军权的重臣了。

大宋文官天下,这些掌握天下大权的文官特别的讲究礼法,比如太上皇赵佶把皇位传给宋钦宗赵桓之后,在文官的眼中,太上皇就立刻成为过去式,不能染指皇权,甚至连指挥县令的权力都没有。太上皇身边就生下向家子弟忠心耿耿了,这也是他最后的屏障,现在赵佶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官家要处死童贯,自己为什么没有阻拦,为什么任由官家处死童贯呢?

实际上,太上皇也清楚,江南官员之所以对自己敬而远之,一方面是因为礼法所限,忠于朝廷,而自己已经代表不了朝廷,真正代表朝廷的是京城的官家。另一方面就是自己当时想法过于简单,竟然遵从圣旨斩杀童贯。既然太上皇都遵从圣旨,那么天下官员尊崇官家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太上皇的权威跌倒了谷底。

向子韶现在出任左金吾卫大将军,殿前都指挥使,统帅天龙禁军,捧日禁军以及三万胜捷军,共五万兵马,这五万兵马可以说是大宋禁军之中最精锐的部队了,这也是太上皇最后的仰仗。

太上皇赵佶见向子韶来了,就摆摆手说道:“这里就你我君臣二人,就不要行礼了,坐下来,咱们慢慢聊。”

怎么开口呢?太上皇赵佶不想让世人误解自己贪恋皇位,想要从儿子手中把皇位夺回来,可是不说,对方怎么会明白自己的意图呢?

“万岁,您有什么事情,不妨直说。”向子韶当然明白太上皇的意思,他在来之前正在和朱武聊这个事情,既然太上皇不好意思开口,那就只能自己来了。

万岁,这个词对于太上皇赵佶来说有点陌生了,不过这个词好像有魔力似的,让这个不安分的太上皇又有了睥睨江山,君临天下的念想。

太上皇赵佶试探性地说道:“爱卿,朕还是万岁么?”

“当然了,您永远都是乾纲独断的万岁。”向子韶看到太上皇赵佶脸上一脸急迫的模样,就想笑,不过他依旧一本正经地说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您给予臣下的,随时都可以要回来。给他什么,他就只能要什么,不给他的,就不能要。”

听起来像是绕口令,实际上向子韶的意思很明确,皇位是太上皇给官家的,既然可以给,也就可以要回来。

“影响不好吧!”太上皇赵佶认可了向子韶的观点,可是毕竟好说不好听,况且大义在官家那边,自己又怎么能夺回来皇位呢,如果不能把皇位夺回来,那么说什么都没有什么卵用。

“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向子韶的脸上有点阴沉了,他用异常阴冷的语气说道:“世人只记住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却忘记了没有唐高祖李渊起兵反对隋朝,哪里来的大唐雄风。如果当时玄武门之变胜利者是太子李建成,那么后世就是为李建成歌功颂德。,如果当时唐高祖李渊提前出手制止李世民,也不会落到孤苦伶仃幽闭在禁宫之中。这个世界,什么都是虚的,至高无上的皇权才是实的。”

说到这里,向子韶看了一眼太上皇,发现太上皇眼神之中充满了渴望,于是他就接着说道:“官家毕竟年轻,处事过于急切,这样容易出乱子的。金军北撤,并非官家之功,相反官家有三宗罪,搞不好会把大宋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江山危矣,社稷危矣。”

“噢,朕的皇儿有三宗罪,说出来听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