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五十八章 什么后果(2/3)

作者:章鱼帝
因么?”

“陛下,请恕臣愚钝。”

“因为,朕今年才四十,最少还可以当二十年的天子,二十年之后,这批皇子之中,最大的已经三十五六,最小的也二十多了。皇位之争会一直持续到朕驾崩那一刻为止。都是朕的骨肉,那个不让人心疼呢?但是,皇位只有一个,究竟谁继承皇位,最终还是要靠自身能力说话,自己不争气,再强大的外戚帮衬,朕再宠爱他的母亲也无济于事。皇后的孩子不一定当皇帝,太子也不一定。尊贵不代表能力,朕有足够的时间考察皇子。一旦祸起萧墙,所有涉足其中的皇子,还有他们的母亲,亲族全部处死,无一例外。不知道朕说的话,你是否明白。”

“臣必定谨记于心,至死都不会僭越半步。”

“很好,你柴进出身皇族,对江山社稷是有贡献的,而且朕也很心疼你的妹妹,六皇子也很聪慧。天下大定之日,朕会给你一个郡王的爵位,世袭罔替跟随大汉寿命一样长,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柴进跪在地上失声痛哭,对于他来说,这就是柴家最好归宿,当然也就在某种意义上封死了为六皇子谋划之路。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柴家知道往前一步,柴家世代为郡王荣华富贵,后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整个家族都会被连根拔起。

“起来吧,朕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任何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因此对外戚看得很重可以许你们世代荣华富贵。”说到这里,大汉天子刘正龙的脸色阴沉了下来,眼神之中流露出浓浓的杀鸡,他恶狠狠地说道:“皇位是刘家的,任何外戚妄图染指,专权,都会被连根拔起。后宫不得干政,不得和朝臣串联,一旦发现直接处死。皇子勾结朝臣,和外戚勾结也会被处死。皇后,太子都不例外这是大汉的铁律,今后会写进律法,世代相传。”

“臣,臣愿意参与编撰律法。”

“很好,回帝京,见一下你妹妹,把今天的内容告诉她。”

大汉天子就是要通过柴家以及柴贵妃之口,让外戚,让后宫安静下来,不要在谋划什么。大汉一统天下最重要的时刻到了,绝对不能在这些事情上分心。

赵构终于要逃走了,这一切正是刘正龙所想要的,下一步就是看完颜宗磬会不会配合了。

要不要赵构死掉呢?这个问题让刘正龙一时间拿不定主意,于是就决定召开御前会议,来决定下一步的作战方针。

御前会议上,大汉天子刘正龙说道:“诸位卿家,宋国皇帝赵构小儿已经决定弃城逃走,金国那边已经做好了堵截的计划,我们汉军下一步应该怎样做呢?”

这种牵涉到灭国之战的方略早就定下来了,局部的修正本来是陛下的事情,今天抬到明面上讨论,显然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不要赵构死在金人的手中。事关国运,这一次每一个人发言都很小心,最要命的是牵涉到宋国皇帝之死,这些人都是从宋国过来的,谁都不愿意担负千古骂名。说白了,就是再没有脑子,大家也能猜出来陛下是什么意思,很显然宋国皇帝死后,那么天下归心,大汉天子自然就会被天下人尊为正统,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这个黑锅谁来背比较合适。

吴用,智多星吴用发现陛下正在笑眯眯地盯着自己,他顿时就明白怎么回事了,很显然这个黑锅自己背定了,躲都躲不开。

沉思片刻之后,吴用启奏道:“启禀陛下,现在赵构南下,金军必将分兵,一路追赶,一路进攻汴梁城。从常理上讲,我们汉军应该深出援助之手去营救赵构。但是,臣以为,出于人道主义,我们汉军更应该去解除汴梁城之危局,毕竟城内还有数十万百姓,那些百姓将来都是我们大汉子民,怎么能够让他们生灵涂炭呢?臣恳请陛下出兵救援汴梁城。”

高明,在场的这些文臣武将都不由得朝吴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