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明丞相(一)(2/3)

作者:舟至九天
个不对朝堂 、人浮于事深恶痛绝,却没想到无疆兄如此豪气,一上来便要拿此开刀。

果然是定鼎之臣!

陈子龙和黄宗羲等人对视一眼,满脸都是激动之色地上前奏道。

“陛下,丞相所说正中我朝朝政得失之要害,方今天下之所以大乱,便在于官不像官,吏不像吏,这根源便在科举一道上,只有即刻改正,才能匡正天下风气。”

朱慈烺没想到朝臣如此激动,当即一脸恭谨地看向刘锡命。

“敢问丞相,可有改良科举之法?”

刘锡命心中早有腹稿,此刻侃侃而谈道:

“臣启陛下,实际上臣在湖广、河南等地已经开始了吏治改革,离京之前臣便向先皇讨得胥吏改革大权,眼下湖广等地胥吏已经全部革新,所有吏员都由考试招聘,湖广等地风貌已经为之一新。”

一旁的孙传庭不断点头,“陛下,丞相所说确实如此,臣从陕西至湖广,虽只是帮助处理兵事,但也觉得这些新任吏员全无旧吏之腐朽之气,可见丞相改革已然成功。”

一听改革有效,朱慈烺顿时也变得兴奋起来。

“不知丞相以为为何能够取得效果,今后又当如何改进?”

“臣以为,此前的吏治改革,关键就在于三个,一是广开用人之路,通过考试招任吏员,再由朝廷择其优者统一安排,如此便可杜绝私相授受之举。”

“二是确定编制打通晋升渠道,以往胥吏不纳入朝廷正编,一来薪俸得不到保障,二来职位晋升无望,如此情况,胥吏自然全都想着贪污勒索。”

“臣以为,可以恢复太祖旧制,吏员也可以晋升为官,同时不再唯科举名次是从,更有甚者,可以让中举士子也从吏员做起,以便打破官吏隔阂。”

“三是改革科举内容,如今取士专以八股论文,士子所学全都是程朱理学,但是陛下也见到了,一旦大难临头,这些人所学的理学又到哪里去了,所以臣以为必须改革科举所学之书。”

“哗”

承运殿内一众朝官全都没有想到,今天这个登基大典竟然内容这么丰富。

不止文臣们斗倒了皇帝重新设立丞相,现在竟然连改革科举内容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

一时间,群议纷纷。

黄宗羲、陈子龙等早就看不惯程朱理学的人兴奋不已,他们中不少人本就是学的心学,但是也有如袁继咸、何腾蛟等死守程朱理学的士人。

这下子,朝堂上仿佛炸开了锅一样全都大声争辩起来。

御座上,朱慈烺却是听得眼睛澄亮、激动无比。

刘锡命这话可是又说到他心坎里去了,这个时候他又想起自己父皇临走时说的那句话。

“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

这得是多么绝望才能说出这种话啊,想到自己父皇多年来呕心沥血却落得个上吊自尽的下场,朱慈烺对于这些旧臣心中厌恶之情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朕以为丞相说的对……”

朝堂之中吵闹不休,朱慈烺开口说了两句,却发现大臣们依旧是各顾各的说成一团。

刘锡命赶忙大声咳嗽道:“咳咳,肃静,陛下在此,不得无礼。”

朝堂上瞬间安静下来。

朱慈烺感激地看了一眼刘锡命,这才继续说道:

“朕以为丞相说的对,正所谓破而后立,本朝方经大难,倘若不能痛定思痛,那将来不过是重倒覆辙而已,丞相既然提出来了,那便请您与朝臣商议,定下方略。”

“臣遵旨”,刘锡命淡然应下。

但是接下来他的话却又引得朝堂上更为震动起来。

“臣再奏陛下,当改革财税制度,取消官绅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