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四十三章 土地改革配合上粮票制度(2/2)

作者:荆南小六
,保证粮食的供应,保证了普通种田人的利益。

这就是武定国想出来的新政策。

当然,这里面漏洞很多,也需要后续逐步的完善。但是用粮票作为货币来发行的政策,基本是定下来了。

这样一来,在鲁省地界上,粮票成了钞票一样的东西,粮食成了抵押物。以后,武定国还会陆续的改革,直到真正实现货币化的税收。市面上流动的就是纸钞,而不是笨重的金银铜钱了。

新政策很快就在鲁南的地界上推行开来。百姓们放心了,再也不用担心粮食多了卖不起价钱,粮食少了不够交税的问题。

商人们轻松了,再也不用带着笨重的金银铜钱到处跑了,交易流通加快了。

富裕的大户们表示,这对他们稍微增加了负担,毕竟要交更多的税收了。总体上来说,倒是比较方便他们生活了。粮票这东西,轻便小巧,真的挺好用的。

………………………………分割线…………………………………………………………

时光荏苒,转眼间,第一年秋收的日子就快到了。

武定国主政以来,出台了不少政策调整方案,设立了不少试验区。这段时间,就是到了验收的时候了。

今年的雨水来的比较正常,鲁省各地虽然少数地区仍有旱情,但是耐旱作物的普及,让他们不至于颗粒无收。

海运过来的粮食,目前已经把仓库填得比较满了,海运开始逐步向其他高价值物品运输进行转变。比如香料,比如海产品,或者把内陆的产品运到南方。

首先粮票的交易,已经普遍在鲁省内部铺开了。百姓们逐渐形成了一个习惯,有了粮食,就放到官府里去,换取粮票出来。自己家里或许会存一点粮食,这还是怕粮票政策突然失效。其实粮食放到官府的仓库,挺好,自己都不用担心保管问题。定期拿着粮票去官仓换粮食就行。

不过,如果想用粮票换金银,就会产生折价,金银换粮票倒是等价。据说是武定国定下来的税收费用。所以现在大家伙都喜欢用粮票来交税,手里不存着金银。

官府其实也很开心,手里逐渐掌握了全县大部分的粮食和金银。修桥修路什么的,拿粮票出来就行了。而且有奖金的存在,官员们干事的积极性都挺高的,那些隐瞒人口,偷税漏税的大户,一下子就藏不住了。因为这是在挖官员们的墙角呢。

看着百姓们秋收完毕,排着队把粮食运进仓库,然后领取粮票。武定国的脸上露出了不少的笑容。

这下子,他有钱有粮,感觉大事可期。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