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063)圣意难测(2/3)

作者:一串旋律石
宁侯府也有点不顺,最近几次聚会,靖宁侯夫人都没出现过,全是她儿媳妇来的,话也不多,但能看出来也不太开心。”江尧尧说道。

“这也怪靖宁候太要强了,他大孙子赵启言,去年秋闱乡试第一,解元,这是多值得骄傲的事情,多少莘莘学子的梦想。结果让市井流言说成那样。”丁仁尤说道。

丁仁尤从小就被说是读书神童,但也就是十六岁中举,十八岁中进士,但并没有别的称号。

“那种流言蜚语就不要听了,说什么考官是靖宁侯府的亲戚,所以才给赵启言第一的称号,客观说,这满朝的文武大臣,真的要是论起来,谁和谁没点亲属关系。”江轻尘说道。

“是,我们都是这样看的,可靖宁侯是认死理的人,他听到有人这么说,今年的春闱不都没让孙子参加。”丁仁尤说道。

“他怎么想的,孩子寒窗苦读这么多年,因为几句的闲言碎语还放弃了不成?”江尧尧说道。

“不是放弃,对外是说想让赵启言再好好复习两年,一把再拿下个三甲的称号,让那些说闲话的人闭嘴。赵启言去年就已经回到了岳麓书院。”丁仁尤说的。

“你说造谣的人,是不是别有用心之人?”江轻尘问道。

“也不能这么说,主要是靖宁侯府作风太低调了,从来都没有人说过赵启言很有才华的事情,一考成名就变得很突兀。赵启言其实从小就在岳麓书院读书,很少在京城露面,再加上他性格比较沉稳,貌似在书院中不突出,可却是一位考试型的选手,之前书院的几次模拟考,赵启言的成绩都是不错的。有的人心胸狭隘,看人拿了解元就眼红,非要说点什么解气。”丁仁尤说道。

丁仁尤虽然离开岳麓书院很多年,但和当时教他的先生一直都有书信往来,对一些岳麓书院中已经中了举人的孩子还是比较了解的。

其实这也是岳麓书院的一贯作风,大家都是一个出身,你是先出来的,不说丁仁尤辅国公府小公爷的身份,就是翰林院这工作地点,也是很多学子向往的场所。

以后官场上师哥拉一下师弟也是应该的。

“听说最近上朝,靖宁候也一改之前的作风,基本上都不怎么有奏章。”江轻尘说道。

“靖宁候在朝堂上风光这么多年,是有原因的,审视夺度属于他的基本操作。你不觉得最近朝局风向有些变化吗?圣上最近很喜欢那些少壮派的意见。”丁仁尤说道。

“圣上正当壮年,是很想做些业绩,好让后人们记得,所以总会要做些激进的事情,胡大人能马上被提成户部尚书,不就是因为他行事作风很得圣上喜欢吗?”江轻尘说道。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户部尚书其实根本就没到告老还乡的年龄,只要皇上愿意,他再干个十年八载的都是没有问题,可皇上不愿意。

“这么说来,靖宁候让赵启言晚点进入朝堂不是意气用事,而是有规划的,现在的局势还不够明了,新老朝臣交换,等局势稳定下来,再进也不晚,反正以赵启言的才华考上进士也只是时间问题。”丁仁尤说道。

“应该是,官场老油条,想问题肯定要比我们全面细致。但马上把胡大人提起来我也是有点意外,现在看来皇上是要有大动作。”江轻尘说道。

“要说这个,我要吹一下我家老头子,看局势太厉害了,皇上刚刚露出点意思,我小妹就和胡大人的儿子定下了亲事,大家当时还觉得是胡家高攀。”丁仁尤说道。

“月芝上个月回来,和我说,他公公最近特别的忙,还说准备要去江南。结果前两天在外面聚会遇到,她又说胡大人不去江南了,说是事情已经解决掉,你们说是不是和云舅舅有关系?”丁尧尧说道。

“很有可能,之前就听希安说二皇子让他帮着找自己师父,现在想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