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卷 山路漫漫 第四十章 致富顾问(2/3)

作者:夜行人
住处。

蒋贵吆喝着让村民让开,姜书记来看望老钟头了。

老钟头还沉浸在小花故去的悲痛中,心情失落,精神状态不太好,面对喧闹的人群有些不耐烦,让国涛劝人离开,把门关上,能清净一会。

国涛正劝着村民,看到蒋贵领着姜书记来了,就迎了上去,三人来到屋后的空地上。

姜建华这次是有备而来,虽然不清楚老钟头和市委何副书记具体什么关系,但从何书记的表现来看,两人应该颇有渊源。

站在统领全镇的角度,面对地市级领导何书记,级别差的不是一星半点,那是要仰望的。平时哪里能说得上话,古河镇这两年发展的是不错,那是因为有林木资源的支撑,最近几年下发了不少环境保护政策,这些政策一收紧,林业开发这块蛋糕也越来越小,再过几年,可开采资源枯竭,古河镇的经济发展不仅不会前进,甚至会倒退。

作为镇党委书记的姜建华自然非常明白古河镇的处境,如果找不到好的方向,古河镇的发展就会陷入僵局,这次手握大权的领导,来到古河镇最穷的小山村寻亲,值得姜建华亲自做做工作。

如果地市级领导点头说句话,政策有所倾斜,那对上河村乃至古河镇来说,起到的作用都不会小。

蒋贵对双方介绍了一下,钟国涛连忙出伸双手说:“姜书记你好。”

姜书记握住手,微笑点了点头。

“姜书记这次来,一是对退休老革命表示关心和慰问,二是想请老同志出山,为咱上河村乃至全镇的发展出谋划策,国涛,咱们这段时间不也弄你那个织毛衣的事呢吗?包括姜书记咱们都是想着让村民致富,这次正好是个机会。”蒋贵介绍道。

钟国涛一听这话,觉得这的确是个好事,但转念一想,自家老爷子思想上比较坚定,对拉关系走后门这一套非常不齿,更不屑参与,在与何书记谈话中可以看出一二。

“姜书记,这是件为民造福的好事,但是我家老爷子比较固执,还得我跟他当面谈谈才能给你回答,不过我觉得希望不大。现在老爷子刚刚失去旧友,打击不小,等过了这几天吧。”钟国涛婉转地说道。

姜书记心想,失去旧友?这个旧友和何领导肯定有关系,至于什么关系回头打听一下就知道,由此可见,渊源颇深,来的路上就听蒋支书说了,这摆了一辈子渡的老钟头性格固执怪异,而且决定的事谁都说不进去话,这可难了。

“老爷子年龄大了,不愿出山可以理解,到了这个岁数,也该安享晚年了,来的路上我就听蒋支书说了,你在振兴木业里上班,你们吴经理跟我比较熟,咱们镇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企业家啊,对了,听说你还给上河村搞了个毛衣编织创汇的项目,正在运作中,年轻有为啊,你看咱们上河村、下河村,都比较穷,缺乏的就是你们这样敢迈步子的年轻人啊。”姜书记笑着说道。

钟国涛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道:“姜书记言重了!我哪有那么大能力,这都离不开蒋支书的帮忙,就是小打小闹给村民弄点零花钱,哪里称得上创汇项目。”

姜书记接着说道:“咱们古河镇这些年,靠的就是这些林子,有一部分人也因此富了起来,但绝大多数的老百姓还处于温饱的边缘徘徊,这总归不是长久之计,要谋求发展还需另辟捷径。有些年轻人有想法、劲头也大,然而劲头再大,选不好致富项目、不懂如何经营还是富不起来。上啥项目、怎么经营才能尽快致富,成了这部分职工的发愁的事儿,也有的人自己运气好,路子走对了,却闷头发大财,不愿意交流也不愿意传授经验,生怕别人分了他碗里的粮食,作为书记我的压力也很大,县里领导也比较重视,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组织我们这些干部开了不少次致富交流会,所以呢,我寻思咱们镇聘请几个‘致富顾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