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2章:李渊厚黑(2/3)

作者:碧海思云
敢开战,不如投降算了。”

一旁的萧瑀看得皱眉不已,这一会儿,他又想到了杨侗说的‘李渊七败’,而从这里又想到立足于邺城的袁绍。

袁绍的两个儿子为了争夺大位,反目成仇,同室操戈,才被曹操给逐一消灭掉,否则曹操再用兵如神,袁氏也可以坚持很久,甚至还能拖死曹操!

如今天下还未统一,君臣上下的目光应当集中到大业之上,可是李建成和李世民却已经勾心斗角、离心离德。但是李渊不仅没有制止,反而有推波助澜之兆,这让萧瑀极为不喜,再这么走下去,他担心大唐内耗过渡,会走向灭亡。

“全都闭嘴!”

终于,李渊被两个儿子吵烦了,他重重拍着桌子,大怒道:“混账东西,你们哪像太子、晋王。跟泼妇骂街一无二样,统统朕闭嘴。”

兄弟见父皇发怒,都吓得不敢再争吵,两人不经意的看了对方一眼,几乎不约而同地重哼一声。

两个儿子的当面争执让李渊恼怒万分。

自从萧瑀当朝说了派系之祸,建议收回李世民的兵权以后,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已渐渐公开,这种矛盾目前还不是夺嫡之争,而只是政见不同,李渊并没有过多干涉。帝王有帝王的考虑,只要两个儿子的矛盾不危害社稷,那么反而有利于他李渊对帝位的控制。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李渊很希望他的两个儿子有派系之争。

只是他们兄弟当着自己和一干大臣的面吵,李渊在感情上又难以接受,因为他除了皇帝这个角色,还是子女的父亲。

当皇帝的时候,太子是李渊最大的威胁,这时候没父子亲情可说。为了巩固皇权,他千方百计、绞尽脑汁的对付儿子,不惜把李世民提到不亚于太子的地位之上,让他们二人为了储君之位而斗,自己乐得逍遥。

但李渊偶然也回归到父亲这一个角色。当他以这重身份出来的时候,儿子不和令他震怒,可他却没有意识到两个儿子的矛盾是他一手促成的。因为他提拔李世民的理由冠冕堂皇,以父亲的身份讲一视同仁,以皇帝的身份说唯才是用。

当然了,李渊的烦恼还在于他对隋朝和突厥之事上的举旗不定。在这件事上,他和李世民的看法是一样的,根本没有把仁义道德放在心上,他知道仁义只是件外衣,利益才是根本。否则也不会在起事之初,怂恿始毕对付杨侗了。

他赞同李世民的投机主义。因为突厥攻隋,确实是夺取关内道的机会,自从隋朝势力进入以来,关内十一郡是他最大心病,如同一把悬在头上的利刃,让他寝室不安。

原本这把刀是插在鞘内,可随着平凉、弘化二群落入大隋之手,隋军对关中已经有了全面的压制,如今冯翊、上郡、北地、安定、天水、陇西全部处于大隋的兵锋之下,这种困境让李渊多次从睡梦中惊醒。

但李建成说的也没错,突厥不是鲜卑,他们知道中原并不适合他们突厥生存,中原的富饶是因为农耕文化,农耕是中原的基本。而突厥是根本是游牧,而中原的土地盛产粮食不是马草。突厥人要是看上中原土地,早在始毕时期就可以南下,那个时候,突厥有百万铁骑,又有哪个诸侯能够抵挡得住?所以,颉利可汗即使真的南下了,顶多抢掠人口财物后便撤回草原,而且地方也顶多是关内十一郡,因为并州、冀州、幽州不仅有险关要塞,还有高大坚固的新长城,没有攻城器械的突厥人根本攻不进去。这样一来,隋军当然不可能被突厥消灭干净。

当突厥心满意足的拍拍屁股走人,作为盟友的李唐又该怎么面对隋军疯狂反扑?并州战役的瞬间惨败,和关内道战役被李靖打到凉京兆的两大事件,已在李渊心中留下了极深重阴影,使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