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06章:致仕不成,反晋升(2/5)

作者:碧海思云
人,拱手道:“圣上,苏威一直在上书求见。”

“苏威不回家养老,还想干嘛?还能干嘛?这人有才,朕是承认的,但是他相当无德,朕是不会用他的。”

苏威是北周宇文护的女婿,不是大隋开国功臣,甚至听说大隋王朝建立之后,他还躲了起来,生怕文帝清算,也是文帝大度,建隋登基后,不但没有降罪,还邀请苏威加入自己的重臣体系,自此进入高层,辅佐文帝多年,成为文帝“四贵”之一,风光之极,将九成以上支持文帝的大官远远踩在下面。

当然,苏威毕竟是前朝权臣宇文护的女婿,而宇文家又是前朝之主,作为前朝外戚、本朝新贵,无论在朝在野,苏威的一举一动都有人看着,时刻琢磨。一旦有新朝之人犯事,就要拉着他一起下水,自然,苏威的仕途也起起落落。

总体而言,文帝还是相当看重他,多次在公众场合替苏威开罪,说他不过是受人牵连罢了,轻轻地罚一罚就行,至于官职封爵,照给不误。终文帝一朝,苏威都相当受重视。

不久后,武帝登基为帝,苏威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为上大将军,开始新一朝天子的富贵生活。苏威当了一辈子的纳言,无论是在文帝朝还是武帝时期,他都是重臣,文帝朝的四贵,武帝朝的五贵、选曹七贵、六贵都没少过他。

不得不说这老家伙还是非常有本事的,这是一个相当有才干的宰相。可惜的是,这老家伙的毛病更多,比如说贪财,比如说喜欢阿谀奉承,比如说喜欢朋党,比如说喜欢党同伐异,尤其是党同伐异,是他五起五落的根本原因,可他安分不了多久又玩上了。据说他还以贾诩为榜样,自我标榜深诣自保之道,他忠诚的永远是自己的利益,你让彻底收服于他,是相当困难之事。

宇文化及发动江都之乱后,任命苏威为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到宇文化及失败后,苏威顺势归附李密。不久李密在和王世充交战中大败一场,苏威又跑到东都当起了王世充的太师,接着又和云定兴把王世充卖给了李世民,可他跑得慢,或是不想跟李世民走,所以一直留在洛阳。

苏威认为自己是大隋老臣,所经过之地,都是被迫无奈的随机而处,希望获得大隋收容豁免。

念及此人对大隋有大功,又是一个离死不远的八十多岁老人,杨侗也没有为难于他,赏赐了些钱,让他回家养老,可这老家伙是一个不甘无权的官迷,以老臣为名得寸进尺,多次上书说要为国尽忠。

此人才能是有的,可用他,杨侗当然不愿意了。

一来、苏威的污点太多,尤其是他先后当过宇文化及、李密、王世充的大官,这奸佞之名是永远都洗涮不掉了的,如果起用这种没节操的人,让他登堂入室,那是对大隋忠贞烈士的最大玷污,对于推崇忠诚观的大隋王朝的名声相当不好。

二来、此人有才无德,文帝都说他‘其性狠戾,不切世要,求名太甚,从己则悦,违之必怒,此其大病耳。’如果他能活到百把岁,还有十多年时间搬弄是非,把朝廷风气搞坏。

三来、苏威年纪太大,都八十多岁了,如果他死在任上,还得给他一个美名,如果给一个奸佞之臣、反贼臣子以美名,这让文武百官、百万将士、万千子民怎么想?你这是鼓励大家不忠吗?

所以,杨侗见都懒得见他一面,免得上他的当:“朕就不见他了,朝廷也不缺才德兼备的青年干吏,让他安心养老即可,”

冰天雪地里,如果他磕到碰到,还被人说成虐待老人,这种哑巴亏,杨侗可不想吃。

“喏!”杨恭仁应了下来。

苏威的事情就此结束。

这时,杨恭仁又说道:“圣上,臣以为王威、王琮、高君雅、杨元弘可入阁。”

杨侗登基之时,册封王威为太常卿、王琮为光禄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