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章、风雪惊变 第三回(上)仗姐夫金梅命誓(2/3)

作者:微子木笔
大宋苗裔!到时候天下百姓豪杰纷纷来投,就不怕大事不成!”

韩山童哈哈哈大笑,心知这刘福通正言明了自己的心事,便道:“哈哈哈,不错不错正是此意!”

赵金梅听到这里也明白了大概,原来此二人虽不知道用得什么法子,但始终是千里迢迢的来找自己去和姐姐团聚的,而且又是有钱,定然比和这个吝啬的小吏一块生活来的快活,而且虽然这蒙古人凶神恶煞,杀人如麻但是倘若赶走了,自己将来就是皇亲国戚,若是赶不走自己就是一个小人物,灰溜溜逃走就是,还能享些清福去,旋即就同意了二人的要求,收拾了细软当夜就和韩山童刘福通前往颍州了。

而辜贵有幸不被灭口,见三人离去,便也把房中剩下的值钱的,桌子上的半只鸡,还有些酒肉,兜在怀里,骑着他那头小毛驴,一口气跑回了兰陵镇上的家中。

却说又是一年中秋,今年是个好年景,夏天雨下了不少,但兰陵镇上依旧是那般不景气,街道杂乱,残砖弃瓦,这块地方先秦两汉直到魏晋都归属琅琊是古来重镇,商贸繁荣,处处是水榭楼梯,莺歌燕舞,笙歌艳曲,也出过许多如荀子、萧望之、匡衡、鲍照、萧道成、一般风流人物,与琅琊王氏也分属同乡。然自打金兵入关,也逐渐沦为,断井颓垣,萧条乱镇,自蒙古胡乱之后,这北宋之前攒下的繁华老本,也就被吃个精光,到如今荒地无数,哪还有什么昔日气象,即便这般,就如今看来也是还算富庶的城镇了。

中秋节刚到,辜贵骑着他的小毛驴在街上巡逻,悠悠晃晃,却到了一棵木笔树下,落叶缤纷,下面正是韩家面馆,辜贵进屋坐下,点了碗面,这韩家面馆是镇上最大的酒楼,一楼能摆三五张桌子,二楼还有两三间客房,虽然用得都是烂木头器具,但是百姓不以为然,桌上木头里深的都是些多年的餐油,但是擦的干净,屋里黑黢黢的,韩家便拆了一面土墙,让光照进来,四五十人围坐拼桌,挤得不可开交,就为了吃他们家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

韩家老板是一个八尺壮汉,四十岁上下瘦壮的很,满嘴的胡子,双目湛然有神,若不是说他是个开面馆的,穿上盔甲像一个将军也说不定,娶了一个白嫩嫩的婆娘姓孙,生的是凝脂皓腕,顾盼流光,老板为人冷淡,来往应酬全靠着这二八婆娘,里里外外老练张罗,这小婆娘性子热情,活泼风趣,这韩家的面一半是靠味道一半便是靠她,只可惜这肚子是一天天大了。

老板娘张罗了一桌汤面,便来招呼辜贵:“嘿,辜大哥,稀客,今儿吃啥呀?”

辜贵存心调戏,憋着坏笑一招手道:“过来告诉你~”

老板娘一伸灰布粗衣,系这一条白围裙,手一伸斜拄在桌子上,露着那一条细柔柔,白花花的小胳膊,辜贵见得孙婆娘虽是大着肚子,但是身段妖娆, 指如柔荑,其人硕硕不由得到:“你家可有豆腐面吗?”

孙娘子一脸不悦:“豆腐面,没有滚水鸡蛋面倒是有一碗!”

辜贵将手顺势摸在她手上,嘶的一声,暗道:“好滑~”便道:“汤面就一大碗汤面吧!”

孙娘子忙把手拿开,神情严肃,皱了皱眉走了。

一会儿孙娘子并不言语的端来一碗汤面,放下就走了!辜贵看看她暗自窃笑,大口吃起汤面,辜贵是把耍钱的好手,他在街口赌赢了点银钱,不敢回家,赶忙来这里解解馋,汤面一口接着一口,馥郁香浓,好吃的紧。却听的屋外走来一行过路旅人。

辜贵是武职,听得都是河南口音。

胖旅人道:“我说,这民谚能中不?”

高旅人道:“弄啥叻嘛,这黄河都挖出石人来叻,你说中不中?这老天爷,都发话叻嘛~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蒙古鞑子坏事做绝了嘛,老天爷都看不下去叻!”

“这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