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6章 再下西洋(1/2)

作者:曾灵
郑和与王景弘等人共同负责南京宫殿、祭祀殿坛等的维修,包括工程的规划、物质的采办、工匠的役使、工程的监督与验收等。

洪熙元年(1425)三月,明仁宗朱高炽即位不久,即有还都南京的想法,诏令北京诸司俱称“行在”,恢复北京行部及行后军都督府。

朱高炽之所以有此想法,主要是因为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远离作为经济、文化中心的南京,建都北京虽解决了军事御敌方面的问题,但也引发了南粮北运等其他一些问题。同时,朱高炽成长于南京,对虎踞龙蟠之地情有独钟。

由于南京原有皇城长久未有皇帝居住,加之多次地震,宫殿屡遭损毁破坏。因此,洪熙元年四月五日,因郑和忙于其他公事,明仁宗朱高炽给王景弘下达敕令,表示准备来年春还都南京,要求镇守南京的下西洋官兵加紧修缮南京各处宫殿和营院办公用房。然而,明仁宗朱高炽还没有来得及还都南京,便于五月在北京暴卒,在位仅十个月,终年四十七岁。

洪熙元年六月,朱瞻基即帝位。

明宣宗朱瞻基不同于父亲,长相英俊威武,灵敏聪慧,从小深得祖父朱棣喜爱。永乐九年(1411年)便被明成祖朱棣册立为皇太孙。朱瞻基十分景仰祖父朱棣的雄才大略,即位后也想效仿祖父营造万国来朝的盛况,但因户部尚书夏原吉等人的坚决反对而搁置。夏原吉是明成祖、仁宗两朝的户部尚书,政绩卓著,而且他对明仁宗朱高炽的顺利继位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其地位远远高于一般大臣,明宣宗对他也很敬重。

明宣宗继位前一直在南京生活,对南京充满感情,也想将都城迁回南京。

南京水陆交通便利,朝廷到全国各地采购物资比北京更为便捷,同时也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所以明宣宗一面令礼部大臣讨论迁都的可行性,一面令郑和继续修缮南京宫殿。

郑和维修南京宫殿需要大量金箔,明宣宗命于户部财库支钞,按当时市场价购买。

为了保证南京宫殿维修工程如期完工,郑和奏请明宣宗批准,将一万多名下西洋官兵投入到南京宫殿的维修工程中,加快工程的进度,从而保证了如期完工。

明朝迁都北京后,每年需从南方漕运粮食四百余万石以供应京师,运输任务繁重,所以自洪熙元年(1425年)至宣德五年(1430年),朝廷每年都要从下西洋官军中抽调万余官兵担任艰巨的漕运任务。因此,郑和属下的下西洋官军除了肩负镇守南京的重任外,还承担各种繁重的劳作。

与此同时,一直竭力反对郑和下西洋行动的代表人物户部尚书夏原吉等人,不仅促使明仁宗朱高炽下达了停止一切下西洋活动的诏令,而且在日常工作中对郑和下西洋官兵颇为不满,常从中作梗,滥用自己主管钱粮的大权,经常拖欠下西洋官兵的月粮。

洪熙元年六月十六日,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对夏原吉的这种霸道做法实在看不下去,向明宣宗朱瞻基直言道:“外卫官军自西洋各国回国后,俱留南京听用,而月粮未支。”

与此同时,锦衣卫王九因同样的事情亦上书皇帝。

朱瞻基得知后,亲自过问,下西洋官兵的月粮问题才得以暂时解决。

朱瞻基要求对下西洋官兵的口粮必须“按月给之”,但实际上部分官兵所需的军粮,仍不能按月足额发给,常被拖欠。直到宣德五年八月,下西洋官兵仍缺粮支给,不得不从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收贮的赎罪米(明代罚米赎罪,罪犯交纳赎罪米)中支给,以暂时解决下西洋军的军粮供给。

由于夏原吉的掣肘,郑和统领的下西洋官兵,所需的粮饷时断时续,大都临时筹措。

虽然下西洋的活动被按下暂停键,但王九的海外锦衣卫的运作仍在继续,但因无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