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六十九章 打击报复(1/2)

作者:天极水月
兰陵王要科考取士的传闻很快就在蜀川的几座大城里传开了,毕竟赵炫手里掌握着羽林卫,让他们打听消息可能还有难度,这种散播消息的工作完成起来完全是基本操作,都不用加班,坐着就能完成。

当初陈涉在朱家镇起事的时候,陈琼就动用过汉中城内的羽林卫传播各种小道消息,引导市井流言娱乐化,把蜀川士绅有意散布的那些流言压制得毫无翻身余地,很多流言话本因为编得实在太精彩,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都盼着能再来一次全民狂欢。

结果陈涉纵横蜀中,居然在汉中民间并没有引起恐慌的情绪,更没人觉得这件事和朝廷大军入蜀有什么关系,气得蜀川很多士绅大骂这界群众不行。

赵炫虽然全程旁观,但是并不耽误他意识到陈琼这种操作手法的可怕之处,民间从来就没缺少过各种流言,朝廷对其中很多蛊惑人心的留言要么置之不理,要么就是像救火队一样四处扑灭,不但劳心费力,效果还很难说。

陈琼的手法无疑给赵炫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对付流言根本就不用去制止,只要给平民百姓更吸引人的流言就行了,毕竟人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关注一件事的时候,自然也就会忽略另外一件事,这个在陈琼前世普通网民都知道的道理,对于赵炫来说简直就是至圣天书。

自从武帝赵巅中兴周室之后,周朝皇室对朝廷掌握的力量一直都很自信,互相对抗的时候还要讲究个攻守转换,要是朝廷和民间干同样的事还能被喷战五渣,不如全体解散回家种地了事。

汉中流言之后,赵炫组织参与过流言传播的羽林卫探子们很认真地总结了其中利弊,完善了很多细节,这一次再试牛刀,范围就不只是一城一地了,以朝廷力量施为,科考消息在向个地方同步传播,扩散的速度快得令人无法想像,蜀川士绅们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蜀川内的几座大城已经人心思动。

毕竟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习武的平民还能走从军的路子,学文的平民就只能给人打工混口饭吃,运气好遇上个有前途的东主,跟着当个幕僚参划什么的,运气不好就只能像刘谦那样给人当个帐房先生,缺人的时候还要干体力活维持生计。现在突然说朝廷要招公务员,自然人人侧目,无论想不想出仕的人都在打听这件事的真实性。

蜀川的士绅们没有想到高勇居然能做得这么绝,这简直就是在断世家大族子弟的出头之路,是可忍孰不可忍,要不是神策军火烧林家庄,上百口人无一幸免这件事太震撼人心,说不定就有人揭竿而起了。不过林家庄的事让蜀川士绅们明白了一件事,高勇的神策军追着难民乱军难有建树,那是因为对方居无定所,神策军没地方抄家,对付有固定住址的对手,这位兰陵王还是很下得去手的。

即使不敢使用武力,大家也没闲着,立刻就有人向高勇当面进言,指出他这样做是违反朝廷用人政策的,自古以来,从来就没有这种直接从民间招人的例子,高勇这样干简直是数典忘祖,欺君罔上。

如果是陈琼面对这种喷子,应该会被这个指责弄得手忙脚乱,说不定直接耍赖问“你说啥我听不清”也说不定,但是高勇和赵炫怎么说也是从小跟着太子学习过各种文书典籍的人物,对于朝廷法典熟得不能再熟,这种涉及到大政方针的事情,两个人再水也不可能忽略,早就想好了对策。

所以高勇立刻就表示他并没有违反朝廷的用人政策,在蜀中公开选拔官吏只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幕府,不但雨女无瓜,跟朝廷都没瓜。

直到这个时候,蜀川的士绅们才突然发现高勇这个新任蜀川都督竟然没有自己的幕僚班底。

按照周朝的官制,官员拥有开府建衙的权力之后,可以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班底,事实上每一个地方大员也都是这么干的,毕竟一镇节度管的事情已经很多了,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