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五十二章 我们也没钱,所以不会怕(1/2)

作者:天极水月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高勇没看过某鱼的名场面,当然接不住梗,不过倒不耽误他听陈琼说出来意。

陈琼的意思其实很简单,他要治水,就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总结来说无非就是“人、财、物”三样,如果再归纳一下的话,也可以总结成两个字——“要钱”。

陈琼的灵魂来自于一个以金融业为主的社会,所以在他看来,这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事情都可以归纳到“钱”上去,甚至就连世界局势的风云变化,归根结底也是钱闹的,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然而事实证明,这一次他失算了,别说高勇也没钱,就算他把周朝的国库搬过来,很多事也不是花钱就能办到的。

所以如果这个时候要给高勇设计一句台词来接陈琼刚才的梗,他完全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说:“我们也没钱,所以不会怕,你请说。”

原因很简单,在这个时代,金融行业还远远没有达到融入百姓生活当中的程度,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钱财对于他们的重要性其实并没有陈琼想像的那么重要。

在周朝甚至是这个世界上,有钱当然可以买到东西,然而却并不代表方便。

周朝的基本货币单位是铜钱,这种面值统一的货币不需要使用者有太多的数学知识,只要会数数就行。然后为了弥补大额交易的不便,市场主动引入了贵金属体系,也是陈琼曾经使用过的金银珠宝。

当然陈琼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已经发现了这个货币体系的弊端,最主要的一个就是,贵金属很难估值。

以流通最多、价格体系也最稳定的白银来说,即使白银相对于黄金和珠宝的价格波动已经相当小了,但是仍然存在着地方差价,一块在成邑可以兑换一贯铜钱的银子,在汉中可能只能换到五十颗铜钱——周朝的一贯钱其实也没有固定的数量,通常是以七十五颗钢钱为一贯,在某些铜钱贬值的地方可能要更多一些,反之亦然。

!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成色和重量。周朝虽然统一了度量衡,但是限于技术手段,用来称重的量具误差其实很大,虽然官府有专门的部门来管这件事,但是成效不大,周朝缺乏的除了技术,还缺技术官员。

而且因为周朝没有比重的概念,所以对白银的“成色”,也就是纯度认定更是麻烦,即使是同样由户部统一铸造的银锭,每一批的成色其实也是不一样的,更不要说在民间流通的散碎银子了,基本上成色好坏全靠眼看,本质上类似于手游抽奖。这里说的本质不是指抽奖人的运气,而是指游戏开发商的良心。

货币流通当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在任何时代都大量存在,现在的周朝肯定不是最烂的,但是也绝对好不到哪里去。所以陈琼要钱的想法其实是在自讨苦吃,就算高勇足额拨付,这么大一笔款子拔下来,也足够让蜀川本来就贫瘠的金融市场大规模通涨了。到时候陈琼手里的钱虽然还是那些钱,但是很快就会不值钱了。

更何况高勇手里也没钱。

蜀王从前治理蜀川秉承的理念是无为而治,简单一点说就是除了收税什么都不干,把民间交给市场来自行调节,当然考虑到周朝其实还没有发展出资本主义萌芽,所以也不存在资本家有没有良心的问题。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官府对于民间的控制能力相当薄弱,一个地方遭遇自然灾害的话,百姓就自发往没有遭灾的地方跑,等到灾害消除之后再自己回来。甚至遇到真正相信垂拱而治的书呆子地方长官的时候,连灾后恢复生产都得靠自筹。

当然对于地方官来说,这种书呆子也真不多,毕竟周朝没有严格的户籍制度,民间自发的逃荒习惯也让限制人员流动变得不可能。而且因为财产税和人头税并行的原因,地方上对于人口是有刚性需求的,百姓在一个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