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风起青萍 第67章 分兵(2/3)

作者:鹰非
使威名赫赫的东路黄巾土崩瓦解,可谓战功卓著。

军中历来都是只讲拳头的地方,众人除了敬佩,还哪有什么异议呢?

众将抱拳领命,却见队伍中一人朝王黎看了过来,目含赞许而亲近,那人细眼长髯,双眼炯炯有神顾盼生姿。

王黎知道这便是千古枭雄曹操曹孟德了,只是如今灵儿生死未卜,还有麾下众伤员及两万余黄巾战俘待自己处理,也无心细谈,朝曹操拱手致了致意,便待离去。

却见一斥候飞奔至此,抱拳急报:“禀大帅,卢中郎将已兵下巨鹿,困张角于广宗∨我军与蛾贼正处僵持之机,因此特遣三员将徐一千五百余人前来援救,如今已近阳翟城外!”

三员将校?刘关张到了?

……

打扫完战场安置好战俘,王黎、赵云等人率军押送战俘回到阳翟已是翌日清晨时分。

一道晨晖映照在阳翟巍巍的城墙上,城墙和城门依稀还残留着暗红的斑斑血迹和点点剑痕,城头上七零八落的旌旗和残破的守城器械仿佛还在提醒人们这里刚刚还经历过一场血战。

街面上安安静静的,既没有喧嚣嘈杂的市集,也没有来来往往的客商,只有一队队巡逻士兵敛容屏气不时从身畔飞马而过。

左中郎将皇甫嵩的帅旗高高的耸立在阳翟县司衙,两列带刀侍卫威严的肃立门口。

还未至大门,便听见皇甫嵩威严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我左右两路大军力克波才、黄邵左路黄巾,收复阳翟,众位兄弟劳苦功高,本帅自当上书圣上按功酬劳。”

王黎、赵云等人急忙迈入司衙,见皇甫嵩高坐大堂,疾步上前禀告道:“末将暂节步兵、长水、三河诸将,射声军司马王黎率诸位将校参见大帅!

启禀大帅,阳翟城下伏击一役最终战果如下:我射声营及河东两营将士以两千兵力伏击蛾贼三万败军,我军战死一千一百余人,重伤百八十人,轻伤三百余人。

蛾贼原计三万余人,除渠首波才、黄邵授首,共计斩杀五千三百余人,重伤四五百人,余者尽皆被俘。按大帅命令,已完成阳翟战场清理及战俘押送,特此缴令!”

皇甫嵩点了点头,示意王黎等人坐下,王黎顺势坐下趁机打量了一下大堂四周,只见朱儁和曹操分坐两侧,傅燮和吉宏列坐二人身后,三名大汉昂然站立于大堂之下。

为首那人七尺上下面如冠玉,双耳垂肩手长过膝,脸上挂着谦卑的笑容′人身后站立着一红脸大汉,一身鹦哥绿袍,眉如卧蚕,眼似丹凤,身高九尺☆后一人倒与王黎身高仿佛,不过却比王黎魁梧了许多,燕颔虎须,须如钢针。

这就是刘关张了!

不待别人介绍,王黎已认出眼前三人,与后世电视剧中的形象倒是差别并不是太大。

不过,如今的王黎再已没有初临三国时看见名人的那般激动了,赵子龙是自己不打不相识的兄弟,一代枭雄曹孟德也在眼前,刘关张虽然在历史中籍籍声名,桃园结义更是成为后世义结金兰的榜样,可那毕竟也是以后,现在的刘关张不过一介白身,甚至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依然郁郁不得志。

王黎朝三人点了点头,就听皇甫嵩说道:“今东路黄巾虽破,但蛾贼势力依然庞大。卜己之于东郡,彭脱之于汝南,张曼成之于宛城,动则裹挟州府,夹带郡县,仍有十数万之众。

更有黄巾贼首张角、张宝、张梁依据广宗与卢中郎对峙,僵持不下。本帅忧心如不及时铲除蛾贼,迟将生变。

玄德,你等不辞辛劳昼夜驰援,嵩深感卢中郎及诸将士厚意。不过长社之围已解,阳翟也重归我大汉怀抱。而卢中郎兵困广宗,蛾贼渠首麾下兵将如潮,且如今东路黄巾溃败,纷纷逃往彼处者众,若是二者合一,贼势更加庞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