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七章 王爷的照顾(2/3)

作者:鸡丁
记不清了……怎么了?”

“是哪位名师不?”老师傅道,“石飞手上真扎实,若是哪位有名头的前辈,咱不敢胡接他手称师父,咱……”

周阿荧“噗”的一口笑喷出来:“啥名师!穷得住到山里去了,一个人照顾自己,挑水时不小心淹死了。”

他说得漫不经心,老师傅也没多想,旁边有人可听在耳朵里。

是谁呢?周阿荧好像一点也没发觉,也一点没怀疑,很自然的走了。

有人跟踪他、有人走进玉铺,他一点都不在乎。

要是玉铺老板知道现在都是什么人在盯着他的玉铺、这个木讷孩子石飞后头有多大的秘密,他一定吓得当场昏过去。

周阿荧去了七王爷别院,帮忙处理花坛一角碎砖换新这种小事。

云华当然在这别院中。

七王爷也在。

他们都看着刘晨寂。

刘晨寂对着一本伤寒论注,写了几句批注,然后自己被自己娴熟的书法吓了一跳:“以前我懂得这些事吗?”

“懂!”七王爷赶紧道,“以前你医术可好了!——呃,”向云华确认,“是吧?”

目光明明扫过云华鬓边的掠子,却像没看到一般。

“很好。”云华向刘晨寂点头,“能有一点想起来吗?一点点?”

刘晨寂苦笑着摇头:“就算二十几年的脏布拿去洗,也要有点痕迹。我过去的年岁,是谁洗的?怎么一点也不留下。”

“有留下啊有留下啊!”七王爷拿起他面前的书,翻在前面问他,“未经汗吐下之烦、已经汗吐下之烦,分别叫什么?”

“热烦,虚烦。”刘晨寂道。

“你看,完全都答得出来哎!”七王爷欢快道贺。

“因为我刚刚才看过。”刘晨寂茫然指指他手中的书卷。

“刚看哪能记得这么好,肯定因为带着以前的记忆!”七王爷斩钉截铁道。

云华不由得牵牵嘴角:那末这个房间里已经有三个人带着以前的记忆了。七王爷带着学弟的、云华带着明珠的、刘晨寂带着刘晨寂的。这算什么?巧合?

刘晨寂仰头想了想:“这些我也一看就能记得。”指指书架,那上面是贞观政要、弘明集、法言义疏,诸般种种。云华试着取了本盐铁论下来,翻到一页,问他:“贤良曰:‘孟子曰:尧、舜之道,非远人也,而人不思之耳。’这怎么说?”

刘晨寂便滔滔背下去:“诗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有求如关睢,好德如河广,何不济不得之有?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及,离道不远也……”还要背,七王爷摇手忙忙止住,问:“你背便能背,也能解么?”

刘晨寂道:“此句已为佚文,孟子告子篇中有可参照者,谓‘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因有之也,弗思耳矣’。美德不是由外界强加,原是自然而有,但必不去发掘,也等于没有,若能尽德尽智,则尧舜之道可致,惜乎众人虽爱美德,如叶公好龙,并未……”

七王爷再次摇手:“行了,行了,不用说了,我知道你能通解了。”想起一项好处,眯眯笑道,“今后我要交功课,可以叫你代做。”

刘晨寂应了一声,问:“这些我也能一看就记得、能通解,难道我前生也是文人、政客、僧人、法家?”

七王爷挠头,又挠头,问云华:“他以前知道这么多学识?”

云华也不晓得。她忽然发现,刘晨寂这个人神秘得可以。有人真的知道他来自哪里、懂得多少吗?他好像就是从天上掉下来,冷不丁的出现在锦城,为云华诊了病,做了几件奇怪的维护她的事,然后就——消失了。

倒好像是专为她来似的。

“你真懂得这么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