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8章 张勋(3/3)

作者:实朴
体。袁也有足够的力量对西南用兵,以武力统一中国,完成帝业;如果陆荣廷不在广西举兵反对帝制,蔡锷所率的护国军一定会被袁击败,反袁的力量将溃不成军。

张勋既然有此认识,于是得出结论,认为只要取得北冯南陆的合作,天下事便无不可为了。

他虽老粗,但他在徐州这一阶段,却极力交结文人。这些文人多数是遗老和复辟派,如前清翰林:江西人杨增荦和刘廷琛,广东人温毅夫,贵州人胡嗣瑗等。

杨增荦和刘廷琛向张推荐京社党入潘博为张的机要秘书,潘博是康有为的高足,有了这条线,康有为也和张拉上了关系。

有人说张勋搞复辟而身败名裂,是上了潘博的当,这可能是高估了潘博的能量,但潘博这个善于搞阴谋诡计的政客,在张勋复辟中起的作用确是不能小视。

他在张身边不久,知道张想拉拢冯国璋,便自告奋勇愿意担任此一任务。于是张便把潘推荐给冯,冯也给予了重用。潘在冯面前不断称赞胡嗣瑗,冯被说动,聘胡为江苏军暑的秘书长。

胡嗣瑗(1869年—1949年),字晴初,别字琴初,又字愔仲,别号自玉,贵州贵阳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精通史学,擅长诗词、书法。点翰林后历任翰林院编修、天津北洋法政学堂总办,又曾充当直隶总督陈夔龙的幕僚。辛亥革命前后任江苏金陵道尹、江苏将军府咨议厅长。

这也是个铁杆的帝制派。

民国五年春,陆荣廷的儿子陆裕勋被袁世凯毒死,冯派潘博到南宁吊丧。潘在陆的面前捏造了一个冯的意见:“如果推戴项城为皇帝,反不如拥立清帝复辟。”

接着潘就向陆漫谈天下大势,认为如果徐州的张绍帅,南京的冯大帅和西南的陆大帅联结起来干件大事,诸如复辟之类,一定不会不成功的。

陆荣廷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他新遭丧子之痛,对袁伤心达于极点。虽根本不赞成复辟,只是他心中愿意各方都反袁。潘既然代表冯又代表张,只要冯、张反袁,随便怎样反法都是好的,所以他耐心聆听,却不作表示。

潘博回到南京,又去徐州见张勋,他很肯定地告诉张说:陆荣廷赞成复辟。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