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要在城里跑关系,办手续,不会动不动就在山里待一个月了。”>
想着一个月不着家,确实有点不太对。>
走这么久,后面几天其实刘洪昌自己也惦记家里。>
就是第一次自己出去玩,玩起了兴致,有点放肆,没有收住。>
后面刘洪昌自己也是准备控制一下的,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人,还是不能不顾家。>
“你可以和六子分开过去处理矿上的事情,不要在城里咱们两家,一个男人都不留的,家里厂里有点什么事了,连个人都没有。”>
杨麦香第一次完全接手工厂,明显有一些压力。>
“家里和厂里出什么事了?”>
听话听音,杨麦香这么说,肯定就是出了什么事。>
虽然刘洪昌是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才去的矿上。>
但是意外情况是意外,就是预料不到。>
“咱家的事情就不说了,都是小事,我和妈都能处理。但六子家只有他们小两口,六子走了,就剩燕子一个人,你怎么没想一想燕子,带着六子一走就是那么久。”>
“六子家里出事了,是燕子这边有事,还是六子爸妈那边有事?”刘洪昌着急的问道。>
对于六子这个整天跟着自己的徒弟,刘洪昌还是很有感情的。>
虽然没比六子大太多,但刘洪昌心里成熟。>
又是占个师傅的名分,对六子总有几分老父亲的心态。>
“你也别急,是好事,燕子有了。”>
“什么时候的事?”>
“就前两天我陪她去医院检查的,然后就通知你们回来了。”>
“燕子她情况挺好的吧?”>
“挺好的。”>
“那行,就让她安心养着,我之后出去办事,尽量不带六子。”>
六子要当爹,确实是重要的事。>
刘洪昌就不准备带六子玩了。>
不过少了六子,不影响刘洪昌,矿上雇了那么多人,刘洪昌不愁找不到人一起进山。>
大半时间在城里,小半时间在山里,这种日子刘洪昌一过就是三年。>
去山里刘洪昌也不是完全就是玩,在成功包下两个储量不错的矿之后。>
刘洪昌也算成功的,在三十五岁之前,实现了财务自由。>
如果不是承包了之后,还要尽快生产,刘洪昌早两年就可以自由。>
能以便宜的价格承包煤矿,本就是当地没有开放的能力。>
又有发展和税收的需求,才承包给了个人。>
有生产上的需要,刘洪昌才抓紧时间,先忙了建设矿井,安排投产。>
现在两个矿各方面都走上了正规,刘洪昌也就可以把时间,多留一些在城里。>
临近了九十年代,城里明显就更现代化了很多。>
基建狂魔,可以算是初露端倪。>
兴起了不少的高楼,多出了不少的工地。>
虽然商品房居民楼还不流行,但是其他方面的高楼,已经开始建了起来。>
各方面的娱乐,歌舞厅这些可以说也跟上了不少。>
路上卡车和汽车也多了不少,交通比以前要拥挤很多。>
城里拥挤了之后,要比之前的时候,看上去有活力不少。>
“刘董,厂门口有人找你。”>
刘洪昌虽然在文具厂不管事,但是为了显得自己在城里不是一个闲人。>
没事的时候,也会偶尔的厂里坐一坐班。>
还是给自己挂上了一个董事长的名头。>
六子这个股东当然就是副董事长。>
杨麦香是总经理,燕子是副总兼财务总监。>
已经按着现代化管理制度,把职位划分的明明白白。>
各个国企都在改制,逐步改善了管理制度。>
文具厂这种私企,老板一言而决,改变起来更快,当然会更快的引进现代化管理制度。>
“什么人找我?”>
“说是你在二食堂时候的老工友。”>
“请他们进来吧。”>
刘洪昌对着门岗小哥说道。>
国企里面的门卫喜欢用大爷,但是私人工厂,没有照顾老同志需要。>
当然选的都是年轻小伙站岗。>
“大刘,这就是你的办公室啊?”>
“大刘,你这办公室,比姚国发的主任办公室气派多了。”>
“刘师傅,你现在真成大老板了?”>
刘洪昌本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