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传文一家到了香江两年之后,一家子的日子已经稳定下来。>
建好了镇子、村子、工厂、学校,医院,生活基建方面已经不弱于城中心的中环。>
并且因为规划的更合理,其实电、水、交通包括通信等方面的基础,其实都还要优于之前的老城区。>
朱传文完全就是按着后世建开发区,建的新城镇。>
已经预留了人口爆炸,交通拥挤的空间。>
现在看起来是有一点空旷,但以后可能还是要扩建,现在不过是能坚持的时间长一点。>
“爹,娘,那文娘,半岛酒店有一个酒会,都是咱们华人,他们想要你们过去参加一下。”>
朱传文大儿子对着三个人说道。>
这个时候的半岛酒店,其实还挺高级的,算是远东地区数得着的豪华酒店。>
很多人都喜欢在半岛酒店举办聚会。>
“有什么事,你去参加就行了,家里事情你不担起来,还要指望我们几个老家伙出马吗?”>
朱传文大儿子负责的事是家里的置业事物。>
虽然朱家在元宝镇已经有了很多的产业。>
但是在市中心,也不可能一点都不置业。>
就算镇子发展的很好,但是很多方面也取得不了市中心。>
核心区域不管是商厦、商铺还是住宅楼,老朱家都有置业的需要。>
赶上这两年,港岛人口越来越多。>
老朱家目前这个阶段,最赚钱的其实是地产生意。>
港岛目前对地产其实是一个支持的态度。>
还是一个没有太多人的相信港岛地产的发展,没有太多人愿意投入的一个阶段。>
比较港岛也经历几次的人口爆涨。>
但之前其实没什么人,把港岛当做长期居住的地方。>
都是短时间在港岛避难逗留一下,或者是打工赚钱的地方,就会又回去自己的老家。>
所以老朱家搞地产,就比别人多占了一个先机。>
虽然目前港岛政府不允许建高楼,但限制五层楼的高度,其实影响不大。>
在这个电梯没那么普及的年代,就是不管,大多数房子其实也是这个高度。>
搞一些二百英尺左右的小套房,出租出去真的很抢手和方便。>
目前这个阶段,港岛还没有那么多花样百出的房产销售手段。>
什么期房,什么公摊,什么分楼层按户出售,根本就没有这些。>
想要买房都是一栋楼一栋楼的买。>
普通人根本就买不起房子。>
这就是港岛以后有那么多包租公、包租婆,手里都是有好几栋房子可以用来收租的原因。>
房子起步就是一栋,没有少买的选择。>
在港岛开发房地产,朱传文倒是没什么心里压力。>
这不算什么赚黑心钱,那么多人都没地方住的情况下。>
确实有房子的需要,朱传文也不强迫这些人买房,主要就是出租。>
就算不是什么造福,那也绝对不是破坏。>
“爹,他们想问一些关内外的情况,我哪里代替的你啊!”>
“让他们安心做事,不要忘记自己从哪里来的就行。”>
朱传文肯定的说道。>
两年时间不只是朱传文在港岛稳定了下来,就是国内的形式也明朗起来。>
局势清晰了之后,朱传文当初在关外留下那么大的家底。>
落下了那么大的人情,身份当然也就更重。>
英子跟朱传文都要客气,更不要说其他人。>
因为朱传文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所有人在港岛的地位都提高了很多。>
“好了爹,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大儿子稳妥持重,虽然不是什么开拓之人,但是传承家业绝对没有问题。>
保住最稳定的物业,就可以保住老朱家在港岛的根本,想要败落都难。>
大儿子更让朱传文喜欢的还有一个立场坚定。>
大儿子年纪最大,在关外生活的时间最长,怎么都不至于忘的了本。>
“爹,娘,鲜儿娘,我想往美洲飞一趟。”>
老大说完之后,老二跟着说道。>
“你去美洲干嘛啊?”>
“我想去好莱坞看看,然后引进一批先进设备回来,把咱们家的广播和影院传遍港岛。”>
老二其实算是接受了那文手里的事情。>
媒体方面是老二发展的重点,不管是报纸、广播还是影院,甚至以后的电视台,都是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