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来负责。>
不管是做什么,舆论方面都是很重要的。>
很长时间跟自媒体都没什么关系的前提下,掌握发声的渠道,也就更重要。>
好多时间,群众都没有那么清醒,宣传什么思想,什么思想就能占的上风。>
老二这个人的话,遗产那文的性格,其实遗传的不少。>
还是挺勇敢,挺喜欢尝试的一个人的。>
如果老朱家需要开拓的话,老二其实可以算一个开拓人才。>
“可以,你想去就去吧,也该出去见识一下市面了。”>
对儿子想要跑出去看看,朱传文是一个支持的态度。>
朱传文手下虽然不缺留学生,但是家里的几个孩子。>
因为各种原因,都是上的老朱家自办的大学,没有留学的机会。>
也就是分别去过几次毛子国,勉强算是欧洲见识过,但是美洲没人去过。>
这一次虽然去了也不是学习,但是长长见识总是好的。>
“爹,现在工厂的效益挺好的。就是咱们该扩建一些生产线了,这个需要你帮着联系一下。”>
朱传文的三儿子,负责的是老朱家的制造业。>
因为战争之后,到处都是疮痍,工业都被破坏了很多的原因,这个时期的制造业很好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不只是港岛的生意,因为货运方便的原因,起步阶段,老朱家的产品就辐射到了很多地区。>
老三其实也是一个冷静型的管理型人才。>
这其实就和鲜儿挺不相符的。>
鲜儿其实是挺热血冲动的一个性格,能生出这样一个儿子,大概是随了朱传文。>
“行,这个我来联系。”>
朱传文联系的其实关外,当初朱传文在关外留下的工业基础其实已经很不错,很多方面其实都是已经可以达到一个领先水平。>
帮着生产一些设备生产线,不是什么问题。>
“有了生产线,咱们就可以多招一些工人,也就不用看到那么多人困难,又招不进来,一直为难了。”>
其实在港岛,开始的工人的身份没有很受欢迎。>
主要的原因,还是工人的收入,要相对的低一点。>
不如写字楼商厦里面的白领,也不如码头的雇员。>
跟政府雇员,更不能比社会地位。>
因为港岛治安维护,需要大量人手的,随意巡捕方面也就有一直都大规模招人。>
其实巡捕,才是年轻人最喜欢做的工作。>
在这边工厂工人,一直都是一个不怎么受人追捧的工作。>
但是随着外来人口的涌入,就业越来越困难。>
就连进工厂做工人,也成了一个很多人争抢的工作。>
“招人的事情你自己看着办,正经过来工作的人,咱们都不嫌弃。”>
这时候人连一个身份证都没有,鱼龙混杂,管理的还是挺混乱的。>
能做的就是提前多甄别。>
想要知根知底不可能,很多人到了港岛之后,根本没有根底跟査。>
“老四,你这边不会也有什么事吧?”>
等其他三个汇报完,朱传文主动的对老四问道。>
老四其实是朱传文几个儿子里面,最好武的一个。>
几个儿子都出生乱世的原因,练武肯定都是练了的。>
但是就只有老四就享受练武的过程。>
喜欢功夫,其实在港岛的发挥空间很大。>
以后港岛也是功夫氛围很重的地区。>
“爹,你不天天都在镇上了吗,镇上有没有事,你还能不知道吗。”>
老四基本没有负责太多的生意,主要就是负责一些,跟镇上民生相关的几家公司。>
大部分时间都是朱传文一起,帮着辅助管理一下镇子上的事物。>
这个儿子最小,也最让朱传文不放心,所以也就没有放出去。>
怎么也是几万人口的镇子,不会没有事情发生。>
“没事就好,没事就是最大的好事。”朱传文点头应道。>
“爹,说没事其实也有点事。有几家商号在咱们这边开了分号,他们想请你出席一下剪彩。”>
“这个就算了吧。”>
虽然朱传文不反对其他的商号,开到港岛元宝镇。>
有竞争才会进步,但是也没有必要帮这些人站台去。>
“我就知道你不愿意,所以刚开始才没有跟你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